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五十二章 祖师堂牌,头顶月光(第 3/4 页)

    亭子那边,相谈甚欢。

    申国公高适真下山后,返回大泉京师蜃景城,不再像来时路上神情郁郁、脸色阴沉。

    城隍爷悄然回到骑鹤城内建筑最高的城隍阁,盯着那座驿馆,视线冰冷,嘴角有些讥讽意味。

    杜含灵在山上多留了一天。

    离去之前,再次召见了此生金丹无望的弟子葆真道人尹妙峰,与徒孙邵渊然,师徒二人,如今都是龙门境,故而没能留在蜃景城担任头等供奉,而是驻扎边关,为大泉刘氏监视着姚氏铁骑。

    除了给邵渊然提前赏下一件本派重宝,算是提早拿出了邵渊然本该跻身金丹后的师门嘉奖。

    地仙杜含灵还说了一桩密事。

    性情沉稳的邵渊然都遮掩不住大喜神色,尹妙峰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起身替弟子向师尊恭敬致谢。

    杜含灵嘉勉了邵渊然几句,就御风远游北去,返回金顶观,离去之前,不忘赐给山神一件品相不俗的上好灵器。

    山神自然感恩戴德,在杜老神仙腾云驾雾之后,竟是跪在山顶磕头,遥遥谢恩。

    其实山神这份近乎卑微的谄媚礼数,看似浮夸,实则怪不得山神没有风骨,灵器到手,并不算最重要,能够从此攀附金顶观,结识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元婴地仙,这才是这座山神小庙的天大幸事。

    从今往后,只说骑鹤城那位城隍老爷的金笔考评,能差了?

    年轻道长邵渊然带上山的师徒,留在山上养伤。

    老真人尹妙峰与邵渊然没有同时入城,先后回的城中驿馆。

    山上一处静谧宅院,硬闯武庙借刀的高大少年,神色复杂,坐在病榻旁边的锦绣凳子上,双手握拳,好像想着如何都想不通的问题。

    他那个师父躺在床上,休养生息,虽然伤得不轻,暂时想要与人斗法厮杀、斩妖除魔,已是奢望,可下地行走,早就不是难事。

    老人脸色微白,可精神极好,眼神炯炯,转头盯着自己唯一的弟子,“收个好弟子是一难,弟子修行顺利又是一难,不比照顾家中子女简单。我膝下没有子嗣,弟子就只有你这么一个,何况你天资比我好上太多,不为了你好好谋划将来一番,我这个当师父的,死不瞑目。”

    老人笑道:“先前道理和经过都与你说明白了,至于师父如何认识的金顶观,你这次为何刚刚碰上了邵小真人,你莫要多问,从今天起,只管勤勉修行,杜老神仙亲自出手,帮你打碎了瓶颈,你小子得以跻身中五境,这份恩情,要牢记心头。说句难听的,金顶观多大的一座仙家洞府,就算你小子诚心想要报恩,人家需要吗?不过呢,这份心,还是要有的,不然给金顶观当条狗的资格,都没了。”

    高大少年眼眶湿润,低头道:“弟子没出息,让师父受委屈了。”

    老人叹息一声,伸出手指,点了点这个榆木疙瘩,“你啊,还是根本就没开窍,罢了罢了,若非如此,我也不会独独收你为徒,说实话,邵小真人这般惊艳资质的人物,我便是早早瞧见了,也未必敢收入门中,一遇风云变化龙,哪里是我一个观海境修士,能够驾驭得了。”

    高大少年到底是争胜心重的岁数,“师父,年纪轻轻就跻身龙门境,我也是有些希望的。”

    老人笑骂道:“痴儿!出去修行,师父还要伤病,不想对牛弹琴!”

    高大少年哦了一声,站起身,告辞离去。

    在少年走到门口的时候,老修士轻声安慰道:“修行路上,有些委屈是难免的,怕就怕一辈子只能攒着委屈,所以你一定要比师父走得更高更远,可以让自己少受些委屈。这儿的山神庙和观景亭,不算高,从桐叶洲走到这大泉王朝,也算不得远,这方天地,神人异士,只在更高处。”

    高壮少年转过头,点头道:“记下了。”

    老修士笑了笑,“如果可以的话,以后境界高了,真有那么一天,能够跟杜老神仙这样的人物平起平坐,那会儿,记得对山下的凡夫俗子,好一些。”

    一直闷闷不乐的少年在这一刻,笑容灿烂,顺着本心使劲点头。

    老人笑道:“真是个痴儿!”

    ————

    动身去往蜃景城的临行前一天,有人登门拜访陈平安。

    是一位身穿道袍、头顶芙蓉冠的年轻道士,风尘仆仆,在陈平安屋内喝着一碗凉茶,说是他离着骑鹤城最近,便有幸收到祖师爷的法旨,要给陈平安送来一样东西。

    出身太平山的年轻道士,小心翼翼拿出了一块玉牌。

    在将玉牌放在桌上后,给陈平安解释了玉牌的一番渊源,年轻道士直言不讳道:“祖师爷要我明言,陈公子不用担心太平山在玉牌上动了手脚,会泄露行踪,被咱们太平山收入眼底。玉牌已经被祖师爷剥去山门禁制,公子就只是一块材质好些的器物了,当然对外,意义非凡。所以希望陈公子在离开桐叶洲之前,都能够稍稍麻烦一些,将它每日悬挂在腰边。”

    陈平安起身道谢,太平山道士赶紧起身还礼,连说不敢。

    陈平安收起了玉牌,立即悬挂在腰边,与那养剑葫一左一右。

    将那位光明正大自报名号、走入驿馆的年轻道士送到大门口。

    太平山此举,用心良苦。

    陈平安腰间这块太平山祖师堂嫡传弟子的玉牌,正反篆刻着“太平山修真我”、“祖师堂续香火”。

    太平山的金丹、元婴地仙都未必能够悬挂上。

    因为与修为和年龄无关。

    整座太平山,就那么五六人挂着这玉佩,年纪最大的,已有三百岁高龄,如今管着太平山的道家藏书,不过是龙门境修为。年纪最小,是个才七八岁的小道童,天资卓绝。

    但要说最出名的那个,肯定是一人仗剑下山云游的女冠黄庭。

    所以说从这一刻起,陈平安在桐叶洲的护身符,就是整座太平山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神话之后 大夏文圣 异香 玄鉴仙族 剑来 武圣!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志怪书 逆仙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最强兵王混花都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修真门派掌门路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一渣到底[快穿] 洪荒之青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