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章 算账(第 3/4 页)

    韩老夫子说道:“皇子殷邈曾经梦游仙宫,遇见一位自称仙君的‘施舟人’,在那之后,皇帝殷绩暗中研习山上秘法,试图占据殷邈肉身,追求百年数百年,长久担任大绶皇帝。大学士蔡玉缮走扶龙一脉,在这期间出力不小,这位仙人的年谱、交游详情。最早大绶与鬼物‘蚬’的接触,何时何地何人,你们都要一一盘查清楚。”

    “大骊王朝已经与你们大绶正式宣战,相信很快就会收到国书。蛮荒战场那边,你们两国边军挨得近,大骊铁骑应该已经得到通知,只等这边的结果……经过宝瓶洲一役,都说大骊铁骑甲天下,就数你们大绶朝最不相信,他妈的六十万大绶边军,一旦交战,还能活下几万兵马,你们这些官老爷好奇不好奇?”

    听到此事,大绶朝国之砥柱的文武重臣俱是神色剧变,若说先帝殷绩“谋逆”,皇帝试图长生,那是大绶殷氏,与管着所有皇帝君主的中土文庙,兴许还能用一个心照不宣的家丑不可外扬,含糊过去,退一步说,即便文庙的处置结果是外宽内严,在本朝大功干戈,难道还要换个国姓?

    退一万步说,大绶王朝当真换了姓氏,不还是需要他们这些干练老道的文官武将?

    毕竟谁坐江山,都需要官员治国。

    但是大绶朝赶赴蛮荒战场的六十万边军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担任中层官员的年轻世族子弟,是积攒履历、“镀金”去的,他们跟屋内诸位,沾亲带故,弯来绕去,总能攀上关系。打那蛮荒妖族,不管战场走势的好坏,他们都可以躲在后边。可一旦与大骊开战,杀谁不是杀?更甚者,彻底放开手脚的大骊边军,杀的就是这拨动动嘴皮子、积攒战功的权贵子弟。

    据说宝瓶洲中部战役落幕之后,大骊边军曾筑京观十六座于大渎两岸,尸首被搁在京观顶部的,传言都是蛮荒宗门、大族出身。

    一位职掌兵部的殷氏老人作揖恳求道:“韩副教主,文庙一定要让大骊宋氏保持克制,赶赴蛮荒的两国边军皆是头等精锐,一旦两国启衅,便是一场伤亡惨重的内讧,只会贻误浩然攻伐蛮荒的整体形势,岂不是让蛮荒妖族看笑话。”

    韩老夫子冷笑道:“大骊骑军是精锐,我早就有数。至于大绶边军是不是精锐,等到打过了,自然一清二楚。”

    一位容貌俊逸、极为年轻的文官,走出一步,作揖朗声道:“韩副教主,容我斗胆一言,先帝之过错,大绶朝理当承担,但是,如果任由大骊边军攻打大绶,中土文庙有不加约束、任由事态恶化的不仁之嫌,阵亡异乡的两国边军有白白枉死的无辜之嫌。所以下官恳请文庙既要问责于大绶朝,又要让大骊宋氏不可冲动行事。”

    韩老夫子问道:“在哪里当官?”

    年轻文官说道:“东宫讲读,詹事府少詹事。”

    韩老夫子转头望向太子殷宓,“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殷宓回答道:“是先帝极为欣赏的文学之才,写得一手绝妙青词。”

    韩老夫子说道:“殷宓,立即让此人去往蛮荒战场,置身于大绶跟大骊铁骑辖境接壤的第一线。”

    原本这辈子注定会在大绶朝廷青云直上的年轻文官呆立当场,被吓得肝胆欲裂。

    一位文庙副教主,总不至于故意拿话吓唬他。

    韩老夫子盯着此人,“成了大绶边军之一,如此才有资格跟我说这些漂亮话,大义道理。”

    “小子,到时候写信寄往中土文庙,不管是慷慨激昂的绝命书,还是为大绶边军仗义请命,我和文庙都信你是句句真心话。”

    “记得在信纸上边糊上点鼻涕眼泪。青词写得好,不知能不能写出几篇文采斐然的边塞诗。”

    尚未而立之年、便已经破格成为大绶中枢重臣之一的詹事府二把手,早已悔青了肠子。

    一想到自己被丢到蛮荒沙场,两国宣战,冲锋陷阵的某位大骊铁骑朝自己抽出亮晃晃的刀子,或是马背上一枪当胸捅来,抑或是敌军箭矢如雨泼洒下来……他此刻只是随便想象类似画面,便惊恐万分,如坠冰窟。

    韩老夫子不再理睬此人,开始发号施令,“殷宓,大绶朝由你配合文庙彻查此事,即刻起京城戒严,不允许任何飞剑传信寄出,官员和修士不得外出,此外秘密通知五岳山君,钦天监,以及那几尊高位江水正神,全力配合太子府,追究到底。但凡有任何的泄露,不管是大绶国律,还是殷氏家法,一律从重从严处罚。此外涉及调配大绶境内所有山水神灵的密旨,我先钤印一方文庙印章。”

    殷宓点头道:“就一个宗旨,在查明真相之前,接下来一切事宜,连我在内,大绶朝听从文庙调遣。”

    其实屋内众人,心知肚明,大绶朝的太上皇,便是那位山顶的中岳山君,殷霓。

    在浩然天下,将京城建造在大岳山脚的王朝,大绶殷氏是独一份的。

    马宣便是通过中岳这条升官图路线,投身大绶边军,得以顺利建功立业,成为武将和疆臣第一人。

    此外还有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绶朝国师,刘绕已经闭关将近百年光阴,以至于许多百姓都不知本朝还有国师。

    就在此时,屋门口那边走出一个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笑嘻嘻道:“韩教主,不如让我来给太子殿下打打下手,查漏补缺?”

    韩老夫子思量片刻,点点头,“如此最好,我也担心自己带来的那拨君子贤人,绕不过屋内这帮官油子的八百个心眼子。”

    马宣心中大怒,腹诽不已,这厮同样喊你韩教主,怎么不骂他一个他妈的?

    崔东山唉了一声,埋怨道:“人跟人不一样的,有人吃饭,有人吃屎,张嘴说话,味道能一样?”

    马宣也吃不准此人的身份,将其误认为中土文庙的某位正人君子,不过这话说的,不正啊。

    韩老夫子也不愿多看大绶官员半眼,带着崔东山先行离开屋子,按规矩走流程,随便叮嘱几句。

    崔东山刚刚转身,突然后仰,探出一个脑袋,笑眯眯道:“储君兄,在其位谋其政,侥幸撞大运,早早当上了皇帝,就要正本清源呐,一潭浑水里边做花样,除了浑水更浑,浊者更浊,还能有第二种结果吗?我看没有,是也不是?”

    殷宓拱手道:“受教。”

    崔东山双手插袖,轻声道:“稍后可能动静不小,文庙这边可别小题大做。”

    韩老夫子也没计较话里边的自相矛盾,笑问道:“怎么个动静不小?”

    崔东山抬手抱住后脑勺,说道:“看情况吧。”

    京城郊外的一处僻静山谷,便是大绶朝国师道场所在,只是设置了几层高明的障眼法,游山玩水的凡俗路过便会自行绕道。

    一场濯枝雨后,阵阵黄雀风里,有座二进院落的小宅子坐落此地,青瓦白墙,山家风物。

    屋前大槐老而秃,干大如斗,枝叶稀疏,屋后一老桂,树荫浓茂,夏日炎炎避暑于此,可以坐客三四十席。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武圣! 剑来 玄鉴仙族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家族修仙:我被族人带上天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修真门派掌门路 不朽凡人 仙父 逆仙 洪荒:截教副教主 我本无意成仙 剑出华山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