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章 远游北归(第 3/4 页)

    相较于李槐和两个同龄人的小打小闹。

    林守一已经是山崖书院公认的天之骄子。

    做学问与修行两不误,深受书院诸多夫子们的重器。

    早早就跟随一位精深雷法的老神仙游历大隋山河,在书院和在外边的时间,几乎对半分。

    上一位有此待遇的,还是那位大隋最年轻的观湖书院贤人,而且被观湖书院副山长誉为君子器格。

    随着年龄渐长,林守一从翩翩少年郎成为一位潇洒贵公子,书院内外钦慕林守一的女子,越来越多。许多大隋京城头等世族的妙龄女子,会专门来到这座建造在小东山之上的书院,就为了远远看林守一一面。

    林守一身上,逐渐孕育出一种仿佛离开人间越来越远的出尘气质。

    随着林守一的名声越来越大,而且白玉无瑕一般,以至于大隋京城诸多豪门的话事人,在衙门公署与同僚们的闲聊中,在自家庭院与家族晚辈的交流中,听到林守一这个名字的次数,越来越多,都开始或多或少将视线投注在这个年轻读书人身上。

    对于这些幕后视线的关注,以及日常点滴的诸多纠缠。

    龙泉郡官署胥吏私生子出身的林守一,既没有志骄意满,也没有不厌其烦。

    修心也是修行。

    昨日今日砥砺心境越肯下苦功夫,明日将来破境瑕疵就越少。

    林守一对于大隋朝野的风起云涌,因为游历的关系,见闻颇多,原本一洲北方最为文风鼎盛的王朝,多悲怆氛围。

    但是林守一都不感兴趣。

    甚至就连家乡大骊铁骑南下的势如破竹,亦是不上心。

    林守一除了那位书院老夫子传授的雷法,一直勤勉研习那部得自棋墩山的《云上琅琅书》。

    此次跟随老夫子去了趟大隋边境的北岳,和一座名为神霄山的仙家洞府,耗时三月之久,林守一也生平首次乘坐了一艘仙家飞舟,为的就是去近距离观看一座雷云,景象壮阔,惊心动魄,老夫子御风而行,离开那艘摇摇晃晃的飞舟,施展了一手手抓雷电的神通,收集在一只专门用来承载雷电的仙家瓷瓶中,名为雷鸣鼓腹瓶,老夫子当做礼物,赠送给了林守一,便于林守一返回书院后,汲取灵气。

    今夜,林守一独自行走于夜幕中,去往藏书楼观看典籍,值夜夫子自然不会阻拦,儒家书院规矩多,却并不死板。

    登上书楼,挑灯夜读,直到天明。

    林守一成为练气士后,只要神气温养得当,熬夜读书,不会疲倦。

    林守一放回书籍,来到窗口,正是天地间浊气下沉、清气上浮之际。

    练气士眼中的世界,与凡夫俗子所见截然不同。

    肉眼凡胎,看不见灵气流转,煞气升腾,阳气的集聚,阴气的飘散。

    只是凡夫俗子的一座座洞府大门紧闭,虽然无法接受灵气浸染淬炼,延年益寿,却同时可以不受世间种种罡风吹拂激荡,生老病死,皆由天定。

    崔东山曾经吟诗。

    让林守一无比向往。

    风高浪快,万里骑乘蟾背,身游天阙,俯瞰积气濛濛。醉里仙人摇桂树,人间唤作清风。

    进入书院后,翻阅那些泛黄典籍,传闻上古仙人,确实可以去那日殿月宫,与那神灵共饮仙酿,可醉千百年。

    林守一对此充满了憧憬。

    林守一突然叹了口气。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希望那位杨柳依依的女子,陪在自己的身边。

    林守一想起了她后,便情不自禁地泛起了笑意。

    若是大隋京城女子看到这一幕,恐怕就要心神摇荡了。

    林守一这几年也会偶尔想起那趟少年时懵懵懂懂的游历,走得有惊无险,处处新奇。第一次见到山泽精怪,第一次见到土地神祇,第一次拿到修行机缘,第一次入住仙气萦绕的仙家客栈,第一次见到与人等高的彩绘门神。第一次得到馈赠小书箱和玉簪子。第一次在人生地不熟的大隋书院,跟一起游历至此的那些人同仇敌忾,共渡难关。

    林守一突然有些遗憾。

    好像那个人离开后,所有人就散了,哪怕还在一座书院,经常会碰个面,可人心已散。

    一条清浅的源头之水,开始分叉,各奔东西,虽然像是逐渐壮大,变成了李槐这样的欢快溪涧、自己这般开始浩荡起伏的江河,或是李宝瓶那般选择停步等待的湖泊,又或是于禄谢谢那样的深井、地下河流,可回头再看,当年最早的时候,吵吵闹闹,磕磕碰碰,大家都是满腿泥泞,草鞋竹箱,风餐露宿,有人值夜……

    林守一叹了口气。

    回不去了。

    ————

    于禄起先学舍并无同窗居住,后来搬进来一个皇子高煊,两人影形不离,关系莫逆。

    只是前不久于禄又成了一位“孤家寡人”,因为高煊悄然离开了山崖书院,去了龙泉郡披云山上的那座林鹿书院,说是求学,真相如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无非是质子罢了。大骊宋氏和大隋高氏签订那桩山盟后,除了高煊,其实还有那位十一境的大隋京城高氏守门人,与黄庭国那条本来辞官退隐山林的老蛟,一起成为大骊新建林鹿书院的副山长。

    于禄当时将高煊送到书院山脚就不再相送。

    今天清晨,于禄破天荒敲响了一座独栋小院的院门。

    开门之人,是谢谢。

    于禄看到手持扫帚的谢谢。

    哪怕崔东山已经离开书院一段时间,看来她每天还是勤勤恳恳做着丫鬟婢女的事务。

    谢谢板着脸问道:“你来做什么?”

    于禄微笑道:“突然想起来很久没见面了,就来看看。”

    谢谢问道:“现在已经看过了,然后?”

    于禄无奈道:“进去喝杯茶,不算过分吧?”

    谢谢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于禄这位她本该敬称为太子殿下的年轻男人,步入院子。

    院子不大,打扫得很干净,若是到了容易落叶的秋天,或是早些时候容易飘絮的春天,应该会辛苦些。

    谢谢指了指正屋那边,屋门紧闭,檐下廊道以青竹串成铺就,就像一张大凉席,于禄甚至可以想象那位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夜凉如水时分,就在此慵懒侧卧观看星象。

    谢谢提醒道:“上台阶之前,记得脱鞋,不然你走后我还要多擦拭一次。”

    于禄脱了靴子,坐在青竹地板上,应该是大隋境内某座仙家府邸农家练气士种植的绿竹,寻常大隋权贵,用来制作笔筒已经算是奢侈手笔,文人雅士相互惠赠,十分得体,若是有张避暑睡席或是纳凉竹椅,更是了不起的香火情与财力,只是在这座院落,就只是这样了。

    谢谢继续忙碌,没有给于禄倒什么茶水,大清早的,喝什么茶,真当自己还是卢氏太子?你于禄如今比高煊还不如,人家戈阳高氏好歹好住了大隋国祚,比起那拨被押往龙泉郡西边大山里担任役夫苦力的卢氏遗民,一年到头烈日曝晒,风吹雨淋,动辄挨鞭子,要不就是沦为货物,被一座座建造府邸的山头,买去担任杂役婢女,两者差距,天壤之别。

    于禄后仰倒去,问道:“谢谢,你有过想过以后想要什么样的日子吗?”

    谢谢坐在石桌旁,“没想过。”

    身穿书院儒衫的于禄双手叠放在腹部,“你家公子离开书院前,将我揍了一顿。”

    谢谢讥笑道:“怎么,打不过他崔东山,就要来拿我当出气筒?不愧是身负半国武运的七境武夫,不过你确定一定能赢过我?”

    她被大骊抓住后,被那位宫中娘娘让一位大骊供奉剑修,在她几处关键窍穴钉入了多颗困龙钉,阴毒至极。

    后来被崔东山拔除一半困龙钉,修为恢复到练气士洞府境,之前崔东山离开书院,又拔掉几颗,谢谢体内,只留下最后一颗钉死本命物所在窍穴大门的困龙钉,不过当下总算已经重返观海境。再加上崔东山在小院布置了许多秘术,大多都阵法中枢控制都传授给谢谢开启、驱使和关闭之法,因此谢谢只要身在小院,就有了茅小冬坐镇山崖书院的雏形。

    于禄坐起身,微笑道:“真要交手,你还是会输的。”

    谢谢哦了一声,神色淡漠,“那你真了不起,是我看走眼,需不需要跟你赔罪道歉?”

    于禄又躺回去,双手当做枕头,感慨道:“你啊。”

    虽然同是卢氏王朝余孽,本该同病相怜、相互搀扶才对,可谢谢内心深处,对这个随遇而安的于禄极其厌恶,而且毫不掩饰。

    于禄闭上眼睛,“这里躺着舒服,让我眯会儿。”

    谢谢犹豫了一下,没有赶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山河志异 大夏文圣 你们修仙,我种田 苟在仙界成大佬 仙父 仙逆 洪荒之圣道煌煌 天禄星今天又在水群 重生八零娇娇媳 武道天途 我是仙 虚无真解 武圣!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在聊斋当符师 西游之火鳞大王 画演天地 魔天 玄鉴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