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章 远游北归(第 1/4 页)

    一行人原本打算住在山脚客栈,不料人满为患,多是这家剩一间那家余一间,陈平安不放心,担心石柔一个人护不住裴钱,就只好乘坐飞舟,返回那艘悬停空中的渡船青衣。

    朱敛询问山顶那座中岳祠庙香火如何,陈平安说就没进去烧香,只是在山顶转了圈,不过一路往上,经过几座道观寺庙,看得出来,为了争夺香客,不遗余力。道观请承天国三品高官立碑在观外门口,寺庙就去聘请书法名家撰写匾额,除此之外,将各自通往寺庙道观的山路修筑得异常平坦,绿树荫荫。

    一岳山上,是如此,一国五岳之间,争夺香火,更加激烈,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一岳神祇经常会请那些中五境练气士结茅修行,哪怕人不到,茅屋在就行,这叫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还会盛情邀请文人骚客,来自家山头游历风景,留下诗篇墨宝,再让人去世俗王朝推波助澜,等等,花样百出。据说承天国南岳,有一位后世被誉为芭蕉学士的著名文臣,在南岳避雨期间,写了那篇脍炙人口的绝妙诗词,被观湖书院副山长极为推崇,编入诗集,并且作为压轴之作,以至于百年之后的今天,南岳祠庙还受这股“文气”的惠泽。

    陈平安对于这些跟仙气不沾边的经营,谈不上喜欢,却也不会抵触。

    说不得以后在龙泉郡家乡,万一真有天要创立个小门派,还需要照搬这些路数。

    乘坐飞舟升空之前,朱敛轻声道:“公子,要不要老奴露一手?裴钱得了那么块灯火石髓,难免有人觊觎。”

    陈平安摇头笑道:“如今我们一没有惹是生非,二不是挡不住寻常鬼蜮之辈,哪有好人夜夜防贼、敲锣打鼓的道理,真要有人撞上门来,你朱敛就当为民除害好了。”

    石柔难得主动开口,“可我们身怀重宝,才让人眼馋。”

    陈平安耐心解释道:“你错了,第一,见财起意,心起夺宝杀人之心,本就不对。第二,看似我们是怀璧其罪在前,使得外人眼红在后,实则不然,是恶人心中存恶在先,今日见灯火石髓,明天见什么法宝灵器,后天他人福缘,都会是他们铤而走险、枉顾律法的理由。”

    前后顺序,说的仔细,陈平安已经将道理等于掰碎了来讲,石柔点点头,表示认可。

    陈平安最后微笑道:“江湖已经足够乌烟瘴气,咱们就不要再去苛责好人了。春秋责备贤者,那是至圣先师的良苦用心,可不是我们后世谁都可以生搬硬套的。”

    朱敛笑眯眯问裴钱,“听得懂吗?”

    裴钱瞪眼道:“要你管?!”

    朱敛啧啧道:“赔钱货终于踩到了狗屎,难得挣了回大钱,腰杆子比行山杖还要硬喽。”

    飞舟缓缓升空。

    裴钱坐在陈平安身边,辛苦忍着笑。

    朱敛问道:“怎么不多买几块灯火石……赌赌运气?比如你手头还剩下三颗雪花钱,实在不行,可以让石柔卖了那块小灯火石髓嘛,以小博大,越赚越多,金山银山,岂不是在这块风水宝地,让你发了大财?别说今年送你师父的生日礼物,说不定明年后年都一块儿妥当了……”

    裴钱伸出两根手指,满脸得意。

    朱敛微笑道:“给说道说道,我洗耳恭听。”

    裴钱学那陈平安缓缓道:“第一,离开狮子园的路上,师父教了我,君子不夺人所好,所以我可不会要石柔卖了灯火石髓。第二,行走江湖,要见好就收!这也是师父讲的。”

    朱敛双手抱拳,“受教了受教了,不知道裴女侠裴夫子何时开办学塾,传道授业,到时候我一定捧场。”

    裴钱递出一拳故意吓唬朱敛,见老厨子纹丝不动,便悻悻然收回拳头,“老厨子,你咋这么幼稚呢?”

    朱敛一拳递出。

    裴钱身体瞬间后仰,躲过那一拳后,哈哈大笑。

    朱敛跟陈平安相视一笑。

    石柔到底不是纯粹武夫,不知这里边的玄妙。

    一行人上了渡船后,大概是“一位年轻剑修,两把本命飞剑”的传闻,太具有震慑力,远远大于三颗谷雨钱的诱惑力,所以直到渡船驶出承天国,始终没有不轨之徒胆敢试一试剑修的斤两。

    不过这艘渡船速度之慢、航线之绕,以及变着法子挣钱的种种手段,真是让陈平安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这天又有渡船悬停、飞舟撒网出去一座仙家府邸走“独木桥”的时候,连陈平安都忍不住笑骂了一句咱们真是上了艘贼船。

    那座仙家门派,在宝瓶洲只是三流,但是在两座山峰之间,打造了一条长达十数里的独木桥,常年高出云海,风景是不错,只是收钱也不含糊,走一趟要花费足足三颗雪花钱。据说当年那位蜂尾渡上五境野修,曾在此走过独木桥,刚好看到旭日东升的那一幕,灵犀所致,悟道破境,正是在这里跻身的金丹地仙,正是跨出这一步,才有了以后以一介野修低贱身份、傲立于宝瓶洲之巅的大成就。

    陈平安仍是乖乖掏了十二颗雪花钱。

    裴钱一开始想着来来回回跑他个七八趟,只是一位有幸上山在仙家修行的妙龄婢女,笑着提醒众人,这座独木桥,有个讲究,不能走回头路。

    让裴钱懊恼得直跺脚,又亏钱了不是?!

    说是独木桥,其实并不狭窄难行。

    当年那位蜂尾渡野修那条所走之桥,确实破破烂烂。

    后来给山门砸锅卖铁,修出了现今规模,宽阔稳固不说,还重修得无比精致秀美。

    此后渡船绕过了战火如荼的宝瓶洲中部,绕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圈。

    以至于渡船脚下版图,地底下正是那条陈平安曾经坐船南下的走龙道。

    那一次,陈平安与张山峰和徐远霞分别,独自南下。

    这一次,身边跟着裴钱、朱敛和石柔。

    这段在渡船上的时日,陈平安除了练习拳桩,不得不分出半数光阴,入定坐忘内视,汲取灵气,温养那座“水府”。

    越是涉足修行一途越久,对于脚踏练气、习武两条船的后遗症,感触越深,陈平安大致得出一个结论,这条路,会在陈平安跻身武道第七境、练气士洞府境后,有一个短暂的红利路程,但是再往后,尤其是本命物炼制完毕、最终某天结成金丹后,两者冲突就会越来越无法调和,使得武道攀登处处坎坷,进阶元婴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这些都是将来事。

    当下拳还是要打,天地灵气还是要竭尽全力去汲取和淬炼。

    陈平安将那最入门的六步走桩,在剑气长城打完一百万拳后,从离开倒悬山到桐叶洲,再到藕花福地,再到大泉王朝、青虎宫和宝瓶洲最南端的老龙城,到如今从东南方青鸾国去往北部大隋,又大概打了将近四十万拳。

    在青衣渡船远去后。

    小暑时节,已经步入了上蒸下煮的酷暑时分,有三位老者登山来到这架独木桥。

    游人稀疏。

    除了在独木桥两端收钱的山门女子,桥上几乎看不到客人。

    一位身材矮小、身穿麻衣的老人,长得很有匪气,个子最矮,但是气势最足,他一巴掌拍在一位同行老者的肩头,“姓荀的,愣着作甚,掏钱啊!”

    那荀姓老者,正忙着跟那位妙龄女子询问此处风景有何独到之处,给按住肩头后,立即很狗腿地掏出九颗雪花钱,当那冤大头。

    而这位掏腰包的老人,正是朱敛嘴里的荀老前辈,在老龙城灰尘药铺,赠送了朱敛好几本神仙打架的才子佳人小说。

    朱敛是很佩服这位前辈的学识的,学问做得很是精深了。

    之后隋右边便是去往这位老人所在的桐叶洲玉圭宗,在桐叶宗杜懋飞升失败后,元气大伤,玉圭宗如今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一洲执牛耳者。

    剩余一位相貌平平的老人,欲言又止,想要劝说一下这位大大咧咧的至交老友,人家荀老前辈好心好意跨洲拜访你,你从头到尾一点好脸色都不给,算怎么回事?真当这位前辈是你那无敌神拳帮的晚辈子弟了?何况这次如果不是荀老前辈出手相助,那杜懋遗落人间最大的那块琉璃金身碎块,自己又岂能顺利拿到手。

    退一万步讲,荀渊,终究是桐叶洲的仙人境大修士,更是玉圭宗的老宗主!你一个跌回元婴境的家伙,哪来的底气每天对这位前辈吆五喝六?

    这位老人,正是蜂尾渡的那位上五境野修,也是姜韫的师父。

    所以这条独木桥,当年正是老人结成金丹客的福地。

    那位才三境修士的婢女,可认不出三人深浅,别说是她,就算是那位观海境山主站在这里,一样看不出底细。

    一位仙人境,一位玉璞境,一位元婴境。

    随便哪个一跺脚,估计这座山头都要塌掉。

    在荀渊交过了钱后,三位老人缓缓走在独木桥上。

    论岁数和修为,都是荀渊为尊。

    可这位桐叶洲一尺枪,在宝瓶洲玉面小郎君跟前,实在是硬气不起来。

    一次观看同一场镜花水月,小郎君破天荒主动询问一尺枪能不能打,如果能打,就来帮个小忙。

    荀渊拍胸脯保证就算不能打,也绝不至于拖后腿。

    然后身为练气士却给门派取了个无敌神拳帮的老帮主,就给了荀渊一个地址,约好在那边碰头。

    荀渊便直接御风而去,可谓风驰电掣。

    结果是神诰宗那位刚刚跻身十二境没多久的道家天君,跟蜂尾渡口的玉璞境野修,起了冲突,双方都对那块琉璃金身碎块势在必得,僵持不下。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山河志异 大夏文圣 你们修仙,我种田 苟在仙界成大佬 仙父 仙逆 洪荒之圣道煌煌 天禄星今天又在水群 重生八零娇娇媳 武道天途 我是仙 虚无真解 武圣!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在聊斋当符师 西游之火鳞大王 画演天地 魔天 玄鉴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