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八十二章 谜底(第 1/4 页)

    骑龙巷压岁铺子,坐在门口晒太阳的白发童子,显得有点无精打采,见着了来这边查账的陈平安,竟然也只是闷闷喊了声隐官老祖。

    比起以往,略有不同,在相邻两间铺子,多了条乡野村落最为常见的“长条木凳”,街坊邻居,有事没事,有个地儿落脚,坐一起聊几句,

    陈平安坐在一旁,抖了抖青衫长褂,翘起腿,意态闲适,笑问道:“想不想去桐叶洲那边修行,那边有座小洞天,白玄、程朝露几个孩子,如今都在里边炼剑修行,我可以让崔东山给你建造一处道场府邸,钱,我来出,整个宗门地界,方圆数百里,如今都是自家地盘,你到了那边,要是有兴趣,还可以指点程朝露他们的修行,其中有个小姑娘名叫柴芜,修道资质极好,是魏羡的开山大弟子,你学问驳杂,想必教谁都没问题,有喜好的山头,你就跟崔东山说,是我的意思,让他直接划拨给你,就当不举办庆典的开峰了,青萍峰祖师堂那边的谱牒身份,供奉客卿,随你挑。以后遇到了资质好的,想要收弟子,你都可以随意。”

    因为白景的到来,骑龙巷这边,很容易引来某些有心人的窥探,反观青萍剑宗那边,更能藏人。

    一位飞升境巅峰剑修,尤其还是活了万年之久的蛮荒妖族,无论是身份,还是实力,都要远远比一座新生宗门更能引人注意。

    白发童子还是提不起精神,病恹恹道:“路太远,去不动。”

    “在这边当个杂役弟子,挺好的。都混得熟了,好过去那边从头再来,费心费力,给人传道教拳,更是麻烦,我不擅长这个。”

    “隐官老祖,你可不能喜新厌旧啊,只是多了几个类似崔花生、谢狗的货色,就赶我走,不说别的,就我这份忠心耿耿,别无分号。”

    陈平安笑道:“既然不愿意挪窝就算了。”

    白发童子抽了抽鼻子,左看右瞧,鬼鬼祟祟从袖子里边摸出一本册子,“拳谱,活的。总计三十六幅图,就是三十六拳招,青冥天下止境武夫数得着的成名绝学,压箱底的好货,一般好的拳招,也没资格被记录在册,某人的眼光如何,何等挑剔,你比我更心里有数。”

    陈平安笑道:“早几年给我,还有用处,现在意思不大了。”

    话是这么说,伸手动作也不慢,陈平安看也不看就收入袖中。

    这句话倒不全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就像蒲山出自六幅仙人图的拳法,对于如今陈平安拳法造诣的裨益,其实就极为有限,如果不是需要为人教拳,陈平安可能都不会那么耗费心神去完善、改良蒲山拳理,试图降低一般武夫的学拳门槛,再来编订成册。

    好像学拳越多,自身境界越高,就越能感受撼山拳的难能可贵。

    陈平安当然也想要编撰出一部完全属于自己的拳谱,能够让两宗弟子的纯粹武夫,在以后十年百年千年,按照这部拳谱,渐次修行,稳步登高,然后再如蒲山云草堂一般,后世子弟,能够不断完善拳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陈平安突然问道:“你有听说过关于武夫止境三层的另类见解吗?”

    白发童子摇摇头,“我又不是习武练拳的,跟我说不着这个,估计说了,我可能也没当回事。”

    陈平安歉意道:“不该聊这个的。”

    白发童子咧嘴一笑,“都不像隐官老祖了。”

    归真之下,从武夫九境,到止境气盛一层,还很重视,尤其是气盛,

    等到武夫跻身了归真一层,就需要将自身武学心得、桩架招术、拳理拳法熔铸一炉,求个凝练二字,证得返璞归真一语。

    至于何谓“神到”?陈平安还在摸索,也只能是靠自己去琢磨,别无他法。当年在竹楼二楼那边练拳,老人从不聊这些,偶尔沾边的言语,也多是些不中听的话,例如就凭你陈平安这种体魄如纸糊、心性稀烂如浆糊的废物,也敢奢望山巅之上的十境?这辈子能够打个对折,成为五境武夫,就该烧高香了……

    在陈平安看来,朱敛就是每天趴窝在远游境的境界,结果成天想着归真一层的玄妙和关隘。

    拳有轻重,法无高下。

    这个道理,平常人说出口,底气不足。

    但是朱敛不用开口,就是这么个道理。

    毕竟是藕花福地历史上首个将其余天下九人屠戮殆尽的武疯子。

    朱敛心气之高,心境之广,就连陈平安都不敢说能够看个真切。

    白发童子从坐着变成蹲着,可能是这样显得个儿高些,此后两两沉默,一起晒着初春时节的和煦阳光,懒洋洋的。

    陈平安神游万里,思绪如脚踩西瓜皮,想到哪里是哪里。

    佛家禅宗一直有“头上按头”和“本来面目”两说。

    陈平安突然想起当年神仙坟的众多残破神像。

    好像其中就有一尊三头六臂降魔法相的神像。

    抖了抖袖子,陈平安闭上眼睛,冥想片刻,睁眼后犹豫了一下,没有起身,就只是坐着掐道诀、结法印,速度极快,转瞬间就有二十余种。

    不过陈平安很快就收手。

    白发童子也假装浑然不觉,等到陈平安停下那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动作,蹲在长木上边的白发童子突然嘿嘿而笑。

    “一加一等于二,穿开裆裤的孩子都知道,五加五等于十,答案也明显。”

    “但是你说一加一等于二,再加三等于五,再加二加三最后等于十。”

    “就会偏有人非要说等于八,或者等于九,偏偏见不着一个一,一个二。”

    “一加十是十一,一不是十一,十也不是十一,少了十,谁都看得见,所以这类纰漏,不太常见,但是少了一,相对隐蔽。”

    “十尚且如此,一百又如何,一万呢百万呢,所以某人说过,天下学问都在铁了心做减法,最好减到一个一都不剩下,几乎就没有谁愿意做加法的。”

    陈平安先是会心一笑,继而笑出声,然后整张脸庞都泛起笑意,最后干脆哈哈大笑起来。

    反而轮到白发童子觉得奇怪了,“很好笑吗?”

    这其实只是吴霜降当年的一个古怪说法,那会儿道号“天然”的岁除宫女修,就没觉得有什么好笑的。

    只当是吴霜降在胡思乱想,反正他历来如此。

    陈平安当然是一个很含蓄、内敛的人,不是那种将喜怒露于形的,只是也不是那种成天阴郁、长久沉默的人,即便是在剑气长城老聋儿的牢狱里边,陈平安也会苦中作乐,也经常会有些莫名其妙的滑稽举动,用陈平安自己的话说,就是人可以吃苦,却不可有苦相。

    但是在白发童子的记忆里,陈平安像现在这样笑得合不拢嘴,确实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陈平安确实不是假装,而是真的挺开心,好不容易才止住笑声,点头道:“很好笑!”

    白发童子努努嘴,“你们都是怪人。”

    陈平安翘着二郎腿,双手叠放在膝盖上,微笑道:“读书人吵架,哪怕是君子之争,往往最不喜欢按部就班、环环相扣讲道理,嗯,确实也不擅长。难得从头到尾都还算讲理的,例子不多,那场鹅湖之辩当然能算一个,次一等的,昔年苏子门下相互之间的诗词体格之争,也是很好的,再次一等的,就开始搬出仁义道德了,最下作的,估计就是只拿私德说事了,世事好玩的地方,就在于往往是最后这个,反而最有杀力,流传最久,比如公公扒灰,拷打妓-女……每每提起,先下定论再反推,反正既然德行有亏,肯定所有学问就是糟粕,哪里清楚儒家诸脉的具体发展脉络,历代儒生先贤们,当然我是说那些真正有担当的读书人,他们到底做过多少尝试,走了多少弯路,为此付出多大的心血和代价……真不知道如今是这样,千年以后,万年以后,又会如何。”

    而在佛家历史上,不光是由着大乘小乘之别,后来最为蔚为壮观的禅宗一脉,与早先的地论师,佛理精深的经师,持戒严格的律师,其实都有很大的分歧,即便是在禅宗内部,也是纷争不断,相互诘难,才有了那么多的公案、灯录、颂古拈古和看话头……就像陈平安在避暑行宫那边,就经常会将《碧岩录》《空谷集》和《从容庵录》反复阅读。

    不喜欢读书,自然就认可书上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

    喜欢读书,自然就对读书是为下辈子而读心生欢喜。

    但是喜不喜欢读书,与到底成为怎么样的人,好像关系不大。

    大概就像昔年藕花福地心相寺的那位住持老僧所说,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如何看待我们。

    白发童子淡然道:“就一定要多读书吗?”

    陈平安笑道:“我说的读书,又不单指书籍。”

    能够把不顺遂的生活过得从容不迫,陈平安就自认做不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剑来 剑啸灵霄 仙逆 玄鉴仙族 彼岸之主 武圣! 神话之后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飞剑问道 不朽凡人 谋局 冰河洗剑录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中州录 大夏文圣 过河卒 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