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应对(第 3/4 页)
今日这事,偏就凑巧了,温翁得到消息,急去找他时,郑绥也在,要不还能瞒住郑绥。
郑纬临去时,把辛夷唤了过去,叮嘱几句,让他好好照顾郑绥。
——*——*——
“三郎,这是京中尚书府送达过来的文书。”沈志走过来,直接把文书递给桓裕。
桓裕接过,打开看去,待看完后,眉头先是蹙成一团,尔后又舒展开来。
沈先生不由忙问道:“尚书府那边怎么说?”
“先生自己看看。”桓裕把手中那纸盖有尚书台印鉴的文书递给沈志。
沈志接过,迅速浏览了一片,脸上一片茫然,似在云里雾里一般,“这什么都没说,到底是让我们出兵,还是不让我们出兵?”
“先生,这份文书,你是从刘将军那儿得来的吗?”
沈志忙地否认,“不是,尚书府的人,单独派人送过来的,没有走文书驿站。”起初,他还觉得奇怪,桓裕镇守徐州,如今可归刘宇统率,按理,尚书台五兵曹所发的文书,应该是发给刘宇处,哪怕是给徐州的文书,也不该绕过刘宇的。
“这就对了。”桓裕大附掌,“想来我们的刘大将军也收到一份文书,只是那份文书,却是明确说了,不许出兵。”
一听这话,沈志大声啊了一声,“那咱们……”焦急地望着桓裕。
“这份文书上,不都说了,我是前锋,前线的情况瞬息万变,该怎么行动,自是由我决定。”桓裕抬头笑嘻嘻地望着沈志,带着几分玩意,“先生信不信,郑五郎的信笺,随后就会到。”
沈志只迟疑了一下,很快就想明白过来,朝廷方面是不许出兵的,桓裕能收到这份含糊两可的文书,大约是因为郑纬在尚书府,极力说服谢尚书的结果,“既然这样,三郎还是别轻举妄动了,并且,我们得到的消息,郑大郎已经从平城赶过来了,这事,实际上是他们大燕内部的事,我们就别掺和了。”
桓裕没有反对,“我们是暂时不掺和,但是兵陈梁州城还是有必要的。”
“这是不是不太好?”沈志顿生犹豫,“刘将军也不会同意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