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五个妇人(第 2/3 页)
唯有九娘郑芊,在那样尴尬的情况下,嫁入桂阳王府,萧八郎又是出了名的脾气暴虐,偏偏与九娘恩爱情重,少不了会遭一些小人妒忌,而这些小人当中,又怎么会少了庾太妃。
当年庾太妃,不清不楚,入了九江王府为妾,萧八郎功不可没。
庾太妃为女儿时,亦是士族嫡女,郑绥记得,初来南地,在荆州的宴会上,与她有过一面之缘,是个心气颇高之人,这样的人,一朝为妾,心中如何能平,眼下的局面是各方平衡,不然,庾太妃第一个不饶的便是桂阳王。
下一个要迁怒就是郑家。
“这一回,将军出尔反尔,老奴算是开了眼界,依照老奴的意思,趁着温翁没走,让他过来,和将军谈谈,或是让五郎君亲来一趟徐州,好好弄清楚情况,要不从此以后,老奴可不敢再相信他的话。”
明着说要遣走的人,暗地里却来了道诏命。
这算什么事?
也不怪,自家娘子如此生气,不顾体统。
郑绥回过神来,看着刘媪愤怒的样子,就猜到她误会了,喊了声阿媪,“不要让阿翁过来掺和了,这件事不是他。”虽然不想替桓裕辩解,但事实的确如此。
不是缘于相信,而是觉得,他若真想做,不该做得这么不成样子。
有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没有经过中书省和尚书台的诏命,上不了正式的台面。
“娘子就这么肯定?”
郑绥颔了下首,脸上愠色未减,“但总是他惹出来的。”
话音一落,瞧着晨风往屋子里来,后面跟着几个婢仆,手中都捧着几匹布,不由问道:“这是哪来的绢帛?”
“回娘子,是宫里赐的一百匹绫绢和一百匹锦缎。”
郑绥愣了一下,那会子宣旨,后面的内容她没仔细去听,即是随诏书所赐,她才不要,宫里能有什么好物什,“全给清音堂送去,什么破贱物,颜色和式样,还比不上家里织女织出来的云锦。”
“唯。”晨风应了一声,低头笑着吐了吐舌头。
刘媪瞪了她一眼,“赶紧去,别做怪了。”
几个婢仆出去后,郑绥记起一事,把晨风留下,淡淡道:“清音堂那位,既然要留在将军,就让她留,齐五前几日送来的十几个健壮仆妇,派十个人过去,守着清音堂,从今天开始,清音堂只许进,不许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