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郑氏(第 2/3 页)
这话,她也偶尔听外祖母说过。
但她对阿娘的印象,全凭平城外祖家宣华园的那幅画,每年祭日,她和五兄都会过去对着墙壁上的那幅美人图,在青案香烛前磕头祭拜。
而对于二兄郑纶,在郑绥的头脑中仅只有一个名字,相比于大兄去过一次平城,二兄是一次也没有去过,甚至在外祖家,外祖母会常提起大兄,却从未提起二兄,并且,父亲四时派人送礼到平城,附上的信,每每都是提及大兄近来进益,或是又去了哪里游学等种种情况,对二兄却是只字不提。
而郑绥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因为她跟着外祖母识了几百个字后,有好几次拉着五兄偷偷溜进外祖父的书房,打开信?中,看了信听五兄说的。
这令她和五兄十分不解,她曾问过外祖母,她如今都记得,一向对她和颜悦色的外祖母,那一回突然变了脸,脸色黑沉沉的,目光如深潭一般,比那冬日里平城郊外的寒风还要冷凛几分。
于是,自那以后,在外祖母跟前,她不敢再提起二兄这两个字了。
去岁八月,大兄成亲后,父亲让舅母带回平城一封亲笔信给外祖父,欲接她和五兄回荥阳。
自永嘉南渡后,前朝政权自洛阳南迁至建康,一百多年间,中原大地混乱不堪,战乱不息,各族各豪强各自征伐,常常尸横遍野,流血漂撸,极其不安定,而荥阳至平城路途遥远,兼荥阳才刚刚置于大燕的控制之下,旁边还有汉人??鹗辖?5拇笙恼?ê汪扇耸?辖?5拇笳哉?ǎ?约拔鞅叩拇罅拐?u级月逖艋6禹耥瘢?踔涟??媳叩哪铣?羰险?ǎ?疾辉?月逖舴牌???ァ?p> 而回荥阳,必经洛阳。
外祖父便以此为借口,拒绝了父亲要接她和五兄回荥阳郑家的要求。
只是不曾料到,仅仅半年后,外祖父和阿舅便欲送她和五兄回荥阳郑家,甚至临行前,外祖母还特意叮嘱她:长嫂如母,大嫂出身陇西李氏,家教门风皆不错,让她回郑家后多和大嫂亲近。
于是,在平城还处于寒风萧萧冰河未开的时节,甚至在没有接到父亲从荥阳来的回信时,就让她和五兄启程了,并派了五百护卫跟随护送。
昨日傍晚,高平城外,护卫与羯胡的激战,最后,以五兄应承卢衡去襄国而告终。
停止了打斗与杀戮。
而五百护卫,只剩不足二百人,战死者达三百余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