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8章 日隐而地暗,月满则潮生(1)(第 3/4 页)
“乘胜追击!”夔王府高手望辜卢败北、宋盟泄气,知机不可失,举剑呼喊。
“冲关!”那蒙古剑客应是个小头领,裹伤之余当机立断。
千载难逢的良机,宋盟常年不败难以应变、加上今日打斗持平已久、突然收兵必然猝不及防目瞪口呆,这个节骨眼上蒙古军紧跟着辜、卢冲阵,可避开滚木、箭矢之类伤害——
无论如何,先夺此关,进可震惊林阡,退能慑服完颜纲。
越杀越近,夔王府高手胜券在握,漫不经心抬头,恰好见到城头一个诸葛亮形象的人,摇着羽扇,从容不迫……原以为自己眼花,一刹就已然错过,再一个交睫,城头箭如雨下,宋军喊杀震天,背后人仰马翻,眼前血流漂杵。
“这,这怎么回事……他们,他们是诈败?”蒙古剑客茫茫然躲避箭矢,“回头!回头!”
是真败了,不过,这是计划里的一环而已。
“敌虽众,可使无斗。一节痛,百节不用。”陈旭当然云淡风轻,蒙古军会大摇大摆来攻关的事,主公昨晚就告诉他了,陈旭要判断的,只是具体什么时候出真手。
既知你欲强攻,与其坚守不战,不如合乎你心意,同时也试出你实力。
只不过陈旭也没想到,对方出阵二人,一个靠邪派武功,一个靠邪派兵器,取胜胜之不武,辜、卢的败都不用演。
当然了,平心而论,如果没有海上升明月昨夜报信,那现在的情况陈旭勉强能淡定,但决计笑不出来。
因为陈旭和林阡一样,分析蒙古人走原来的道会危险、走更多的道会暴露心机,会骑虎难下,会纠结再三,未料蒙古人像这样大张旗鼓、明刀明枪地来。陈旭一度大惑不解:如此一来,他们绕开了我们的重点防御、只需闯过辜听弦卢潇不假,但他们要如何解决“如若战胜宋军、开入镇戎州、需用怎样的说辞去服众”这个问题?
对于蒙古军而言:再简单不过!镇戎州近来一直毒雾泛滥,越靠近完颜纲所在的西北,民间越难以复原越人心惶惶,蒙古人只要打着“济世”的幌子,或是“溯源”的借口,就可以公然地假道伐虢!何为“济世”?金朝堂永远打不赢的宋盟,是他们能轻松予以溃不成军……何为“溯源”?宋盟和金军搅得乌烟瘴气的环庆,是他们的到来才有了拨云见日的希望,哪怕他们解不开毒他们也能发现毒的来源……
从镇戎州的占据做起,掐住金朝的最后一口气,亦令宋盟有金蒙合作、腹背受敌之忧患。
“算对了一切,唯有‘道’算错……也罢,毕竟以前没交手过,增进了解。”陈旭正是从这一战相信了,蒙古军比夔王府的狠辣之外多了实力,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事者。
不过,现实与梦想落差巨大,区区一个“转魄”所致——
首尾不相连,蒙古军大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