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059章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1)(第 1/4 页)

    尽管孙寄啸和程凌霄力挽狂澜、将旧长城的战局支撑到林阡来,最终盟军对辽蒙夏联军也只能险胜——保住了兵力与地盘无损,却阻拦不了西夏官军让道,任由着辽蒙联军逃出了山海九关。

    战报传遍沙州,军师们这才明白,难怪成吉思汗被火烧得那样狼狈、还总说“鸣沙山第二战远远没有结束”。

    这个名叫铁木真的男人之所以越输越觉得自己下次要赢,除了“天命”加持,除了本身就泰然,还因为他确实格局大、有后招。

    综合全局,他后招原来是“夏帝”。

            

    他的后招,也是盟军军师们的盲点。

    鸣沙山第二战,盟军对蒙古军采取火攻加反间,虽然结果是大获全胜,但战前并没有完全分析准确——

    当时荀为和金陵推测,蒙古军的上策是“盟军既有九路,那先夺占一处,破阵以及据守”。

    而实际上,蒙古军的上策是以夏帝背刺为基础的夺占、破阵以及据守!

    只不过夏帝首鼠两端没有立刻答应,这才滑落到蒙古军的中策,靠他们自己来夺占。此即盟军误以为的蒙古军上策。

    也就是说,萧鹤年代表蒙古军初次拜谒夏帝时,双方并未达成共识,直到林阡将成吉思汗烧上绝路,才终于激得夏帝入局。

    “焉知非福。我若不惨败,夏帝决心怎会坚定。”成吉思汗生性豁达,虽败犹笑。

    当金陵还在关注“这一战厉风行若败,会影响我军联动”,成吉思汗已洞察到“这一战林阡若胜,使辽蒙能与西夏彻底联动。”

    所以为什么蒙古军在发现盟军的“一网打尽”行动时,并没有选择伏击独孤清绝或厉风行夫妇,而是立刻就逃?是因为没必要啊。弃小是为了图大。

    亡羊补牢,不是不能恢复上策。

    然而,辽夏着实弱旅、蒙古军又是强弩之末,明着暗着一起上也不过如此。西夏官军的背刺并未给成吉思汗带来旧长城的财食或程凌霄的人头,终究也只能杀死转魄以及逃出生天。大概,这下策仅仅比盟军为他们设定的下策好些?

    逃入瓜州后,居安思危,轩辕九烨对成吉思汗建议:夏帝这帮心腹太弱,对局面影响太小,太短;大汗可借他们的所作所为,对西夏义军、民众、细作,进一步争取、瓦解和离间。

    “不能让林阡和夏人长久。”轩辕九烨倒是有把握,他散播“蒙夏唇亡齿寒”言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魔门败类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仙琐录 过河卒 神话之后 叩问仙道 武圣!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玄鉴仙族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九阴九阳 剑来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逆仙 彼岸之主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中州录 原来我是道祖 为龙之道 凡徒 大夏文圣 我有一卷黄庭经 小狐妃,太凶萌 武圣!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