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家长签字(第 1/2 页)
三人告别王大恒离开学校,一直再未见到王慧芳,不知她到什么地方生闷气去了。
“难道我真是个不要脸的狐狸精……”
胡一亭哪里知道童牧心中的挣扎,同样他也不知道,就在这时候,自己重生之后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那篇题为《关于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增设多媒体指令集暨浮点寄存器与相应功能元器件以增强cpu多媒体处理能力的方法》的参赛作品,在被市教育局送省评审组之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省教育厅小会议室里,会议桌上蓝色桌布一尘不染,一摞摞参赛论文被按照评分标准,分门别类的区别开来。
会议桌首座上坐着的宋晓礼教授,是庐州工业大学副校长,全国初中生科技竞赛徽州赛区评审委员会主审。
“我觉得这篇论文深度极大,实在不像初中生能够写出来的,不能排除抄袭的嫌疑,更有可能的是,有专业人士为这个学生捉笔代做。”
作为计算机论文的项目主审,华夏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孙端夫副教授表示了不同意见:
“這篇论文虽然看起来深度大,但仔细研究,其中想法非常妙,而且不在于深度,而在于眼光和创造性。
这个学生认为,通过在cpu中集成新的指令集,并在cpu的集成设计中为这些指令集增加少量的专用元器件,可以大幅提高cpu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从而在现有的芯片技术基础上,大幅的增加cpu在多媒体数据上的处理能力。
他顿了顿,最后道:“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极大的想象力。”
宋晓礼教授闻言陷入沉思,他是工业机械方面的专家,对电子科技不算精通,但凭着直觉,他总觉得这篇论文的笔法太过老练,更像是大学生的手笔。
“孙教授,你觉得这样的论文,一个初中生能写的出来吗?”
孙端夫教授侧了侧脑袋:“在我看来,这个学生的数理基础非常扎实,对于计算机的结构、编程、工程设计都有一定的深入了解。
至于论文笔法,这方面毕竟有辅导老师在嘛,这论文的推荐人是孙博,他是湖山师范计算机系的讲师,学生在他的专业指导下,论文写的专业些,也不奇怪。当然,也说不定这个学生家学渊源,父母是工程师或者科研人员。”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