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得民心者,方得天下(第 2/3 页)
“此老夫内心所请,玄德莫要推辞。”陶谦神情诚恳,再三相让。
老实人孔融也从旁劝说:“既然陶府君执意相让,玄德你就别再推脱,答应下来吧!”
他还是很看好刘备。
然则刘备,却是如何也不肯接受。
局面僵持不下,从事糜竺起身说道:“诸君,且听我一言。现在曹军只是暂时退去,以曹操的性情,断不会就此罢休,势必还会卷土再来。我们当前所想,应是如何退敌。至于州牧之事,等徐州太平以后,再行商量也不迟。”
众人点头,深以为意。
陶谦也只好作罢。
说到退曹之策,刘备提出自个儿意见:“陶府君不必忧虑,今夜我亲笔书信一封,令人送至曹营,劝和曹操。他准了自是皆大欢喜,若是不准,我们再作厮杀。”
“先礼后兵,玄德真仁人君子也!”一旁的孔融如后世水军般,赞不绝口。
陶谦点头,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
不管成与不成,先试试吧。
及至夜深,酒宴散去。
陶谦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同诸人告了别,早早离开了厅堂。
刘备带着两兄弟也准备回房就寝,此时听得后面有人叫住了他。
“玄德公留步!”
刘备回头看去,见是一青年男子,相貌非常,气质儒雅。
露出笑容,刘备很有礼貌的询问:“元龙何事唤我?”
酒宴间,他同陈家父子说过话。其父陈珪八面玲珑,是只深不可测的老狐狸,倒是他的这个儿子,性格沉静,见识广博,令刘备很有好感。
陈登性情较直,也不拐弯抹角,他觉得刘备是个很不错、能成大事的人物,遂替他谋划起来:“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玄德公若能以此为基,大业可图也!”
对于一个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就事业的人来说,尤其是像刘备这种有抱负、有志向的人而言,这种诱惑足以大破天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