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传国玉玺之殇(第 4/4 页)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各处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王莽篡汉时,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当时王政君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这也是金镶玉这个词的出处。
原本,金镶玉并不是说某件东西因为两种贵重物品的组合,而变得更加贵重,而是说原本的宝物有了瑕疵,是一种讽刺的说法。
此时,赵铮竟然在应国泰这里看到了传国玉玺中缺失的一角,而且还是应国泰毫不犹豫的坦然的展示出来,这怎么能不叫赵铮震惊。
但换个角度,赵铮也就释然了。
传国玉玺的重要,是因为他前身是和氏璧,还有他代表的意义。
缺失的这一角,不过是一小块不同的玉罢了。再说,传国玉玺消失了近一千多年,早就不知道被损坏还是被人放在哪里,应国泰脖子上挂着的那个东西,并不会对其他人有太多的影响。
这倒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应国泰身上,有一丝先天的帝王龙气。
“你说的不错,正是传国玉玺上缺失的那一角,传闻王莽篡权,孝元太后为了保存汉皇室颜面,着汉王怒摔传国玉玺。且名人不要将其恢复,使得传国玉玺留有瑕疵,为的就是记住这屈辱的时刻。”
“那一角玉,被命令毁掉时,当时宫里的一个太监不忍,便偷偷的藏了起来,这才保存下来,辗转到了我的手里。”应国泰简单的解释道。
“哈哈!”
“命中注定?你这小子,拍马屁的功夫可不弱啊!”应国泰笑骂道。
“只可惜,传国玉玺千年来下落不明,不得不说这是我华民族的悲哀!”
赵铮顿了顿,说道:“原来如此,缘来缘散,缘分自有天定,应叔叔得到这角玉,又成为了首长,也应了命中注定四字。”
“这怎么是拍马屁,小子不过实话实说罢了。如今这缺失的一角都找打了,说不定就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寻回华民族遗失千年的传国玉玺,也说不定?”
应国泰双眸一亮,旋即暗淡了下去。
“千年来,无论后期的王朝,还是咱们如今的华国政府,可从未放弃过寻找传国玉玺,可至今杳无音信,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应国泰摇摇头,然后问道:“听说你小子方才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