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旧信(第 4/4 页)
“昨日仓促,不便问你。你搬出来多久了?还习惯吗?”
“都好。常妈妈就放心吧。”
“你跟安别一起长大,都是我看着一点一点变成现在这样的。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吗。你现在虽然搬出来了,可心里却不自在,只不过嘴上不说罢了。”
御知轻叹口气,面有难色。虽是遂了心愿搬了出来,总归是远离了皇宫,可自己却是被圣人责罚,而且此番变故,自己也总觉得与安别似乎已经隔了什么,不似从前那般洒脱亲近。
“安别这孩子,从小可怜。可是,宫里被她管着,这回对她来说也却是难熬了。”
御知见她说起皇后时神色间多有愤恨,却不知应当如何问她。常夫人不以为然,起身透过窗影看了看,然后神色慌张的靠近御知坐下,说话声音也轻了许多。
“你这里没有外人吧?”
“只有几个伺候的,都是与我多年的贴身亲近的。怎么了?”
常夫人见她确认,似乎仍不放心,起身又看了半天。见其他诸如都在院中说笑,这才安心坐下,慢慢从怀中掏出一个有些发黄折旧的信封。信封上并没有注阴半点文字,年深日久,纸上不免沾染了一些难以磨灭的痕迹,似乎已有了些年头。
“今日过来仓促,一会儿还得去城南李神医那里问方子。这信封你替我收好,无论何人问起,都不要提及。那怕是圣人问你,你都要假装不知,只当我今日从未来过。”
御知接过信封,似乎并无她物,想拆开却是不敢。
“这是什么?”
常夫人摇摇头,神色严肃,似乎不愿多说。
“这东西放在宫里多有不便。我暂且放你这里,不要与他人知晓。日后,说不定用得上。”
“可是,您不说,御知不知该如何自处,倘若是安别或是皇后娘娘问起,我该如何说辞?”
常夫人愣了愣,复又叹了口气。
“若是安别知道,那定是我告诉她的。到时她若是问起你了,想必已是需要,真相若揭。到那时候,你只管把此物交给她就是了。”
“这,这到底是何物,为何常妈妈今日如此...”
常夫人起身将她打断。
“你不要问了。事关重大,我也不能与你说的太多,免得你引火烧身。这东西你只放好就是,倘若有朝一日我要用,定会来取。”
常夫人站起身子,意欲要走。
“夜里皇后与你说话,我也听到一些。我只劝你,将信将疑,莫要被她骗了。”
御知不解,常夫人继续说到。
“她虽与你母亲相识,但却很少往来,只不过知道一些密辛。你母亲的事情,无论是陛下还是内侍太监程笃汝,或者是皇后所说,你都不要相信。或许,你可以去找崔琰或是昭王爷问问,他们俩一个陛下北拒敌军的主将和副将,许多事情他们俩人都尽收眼底,而且这俩人与你无冤无仇,断然没有瞒你的道理。只不过...”
“常妈妈,您...”御知见她莫名其妙,长篇累牍说了一堆,又是提醒自己,又是为自己指路,一时间好似要发生什么大事。可她始终不肯说清楚,故而为此大惑不解。
“好了。我也只能说这么多了。过几日是新年,到时候也不知道几时招你入宫。待到上元节,我再跟安别来看你。”
御知送罢了常夫人,看她沿着大路一路往南,去寻访李神医。
回到院中时,春瑶说已备了晌午饷食,诸人见她神色异样都有些好奇,纷纷过来寻问。御知也只是摇了摇头,誓要守住那封信的秘密。
尉迟骥却有些不耐烦,似乎也将昨日唐突抛之脑后,又耍起那混不吝的习性来。
“这人似曾面熟,可我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她一路从城北过来这里,却不到半刻就走了,你又一脸阴郁,什么都不愿说,我看的甚是心烦。”
“你说什么?常妈妈从城北过来?”
“对啊。我方才还说,我是从城北过来。”
“你见着她了?”御知追问道。
“我本是要进宫找陛下的,结果在西门外遇见这人。总觉得有些面熟却想不起来是哪位,她穿着打扮又不像是皇后,所以我就跟了过去。结果到了城北,进了一家宅院就没出来了。我就走了。结果却在这里遇上,真是奇怪。”
食过晌午,御知与他说了常夫人的身份,又交代诸人不要将今日之事告知他人。慕容端玉和尉迟骥点头应和,春瑶又去吩咐几个下人守住自己的嘴。
几人坐下闲聊,要一起赏着冬日光景,慕容端玉见她愁容满面有心宽慰,说了几句御知都不愿答话,便拉着尉迟骥走了。温暖的阳光穿梭于树影斑驳照在檐角,屋内檀香弥漫过来,熏得人有些迷醉,似那些深不可测的影子一般难以捉摸。御知无心欣赏,只独坐在檐下自思自叹,直到光线渐渐映在脸上,觉得有些燥热干裂,才沉沉地回屋歇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