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姚方(第 3/4 页)
薛刚与韩登面面相觑,似乎有些担忧,但圣命在上不得不从,便躬了躬身谢了圣恩,站立那农妇面前问话,身旁便是文书笔录伺候。
“秦娥,前日公堂上问你,你承认自己是赵鹏之妻,其余各事都有卷宗在录,你可曾记得?”
那民妇或是仍处在丧夫之痛之中,显然未缓过神色,但看她面容陈静阴冷,眼神如死人般昏沉无光冰冷呆板,已然绝望,转眼又看着崔琰,冷冷的面孔,俯身叩拜。
“您就是齐王殿下吧?民妇替他谢谢殿下。”
崔琰见她说自己是赵鹏之妻,心中亦有些同情,便伸手扶了一把。
“赵鹏几人都曾与我将士同袍,照顾一二也是应当的。只是此番变故,他四人却是有悖国法,按律当诛三族,圣人体恤,不问家眷。还请节哀。”
秦娥伸手擦了擦脸上泪痕,长舒一口气,抬起了头。
“君便是君,民便是民。我是个妇道,也不懂许多。几位大人要问什么,便问吧。那些日的事,民妇都记得清楚,也都承认。”
“你可自行再述一遍。圣人面前,不得纰漏。”
秦娥缓了半晌,才忍痛将自己原籍哪里,家住何方,婚配如何一应事故说的详细。薛刚见她陈述与前日公堂问话并无二至,便接着问她。
“你说当年赵鹏曾与你说过饷银补发的事情,对吗?”
只见她眼角轻轻滑落两行清泪,偶有抽噎。
“对。他说哥几个的饷银比其他人多一些,是殿下看他旧伤难复,出手资助,还劝我要知恩报德,不得到处乱说。”
崔琰见他问起,便躬身对圣人辩解,却被他伸手拦住。
“你且听薛卿问完不迟。”
薛刚见圣人示意,便掏出那枚碧绿的玉簪出来。
“你可认得此物?”
秦娥缓缓瞥了一眼,眼睛里闪过一抹光彩,复又变的黯淡。
“这是他与我做的聘礼。前些日子莫名丢了,不知大人从何处拾得。”
“聘礼?可是经查访,这支玉簪属京都造办,几经辗转之后,从婺源县一家名叫冷翠斋的器坊售出。而且,据店主交代,购这簪的是一个女人。”
秦娥惊目,又皱着眉摇了摇头。
“这簪子是他那天出去打渔回来时亲手拿给我的,我不会记错。”
“可店家交代,确实是一女子所购。”
秦娥忽的笑了笑。
“或许是店家记错了罢。那天他回来,我见他买了鱼又买了猪肉,便说他奢侈买了这么多东西。他说那天高兴要吃点好的。我就炖了肉给他。吃到一半,他把簪子掏出来,说是过门的时候没有聘礼,如今给我补上,所以我记得清楚。他自幼便是孤儿,呆板话少,村里人总把他跟我拴在一起笑话。一个痴傻,一个寡妇。独居了半辈子,哪里还有其他人帮衬。”
说罢,又侧身过来,对着崔琰浅浅拜了拜。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