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吾当著棋史(第 1/2 页)

    “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这是范仲淹在他的五律《赠棋者》一诗中,曾经发下的一个宏愿。不过殊为可惜的是,直到这位老先生告别人世,这个心愿也没有最终完成。假若可以猜想的话,如果他真的为围棋提笔撰史,这篇想象中的佳文,会不会又是一篇别样的《岳阳楼记》呢?

    官方的范仲淹,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于一身,是同时代大文豪中少有能下马治国,上马杀敌,提笔能文的高大全式人物。很奇怪唐宋八大家中,竟然没有他的一席之地,大概也与他的这种“博”不无关系。

    在官方之外,老范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外号——“范履霜”,典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范文正公酷好弹琴,唯有一曲《履霜》,时人故号范履霜。”

    后来还不过瘾,陆游又在《剑南集》中对他的这位大前辈赋诗调侃道:“酒仅三蕉叶,琴才一履霜。”

    除典故外,老范身上还有一个专属成语:“断齑画粥”,说的是他两岁便失去了父亲,随母改嫁到山东长山朱氏。初通人事后听闻家事,当即发愤立誓苦读,虽然其继父朱文翰是当地富户,却从此搬离朱家寄宿在醴泉寺,每日只煮一锅粥,凉后一分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充饥,如是数年。这份坚忍和耐力,当真非少年人之所能。

    也许是上苍为了更大的磨砺和考验,一日忽然以黄白两色小鼠逗引着他赶到醴泉寺外荆树林中,随即在黄鼠消失的树下,发现了满满一大地窖黄金。在白鼠消失的树下,发现了满满一大地窖白银。

    尽管自己十分穷困,但范仲淹却不动声色地封好洞口,分文未取,回到寺中继续挑灯夜读。

    30年后,醴泉寺不幸遭受火灾,住持慧通大师不忍寺庙就这样毁在自己手中,便向早已功成名就的范仲淹求援。这时范仲淹正在延州率军戍边对抗西夏,问明情况后,他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只是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回复了事。

    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然而慧通大师却坚信范仲淹绝不是见死不救之人,随后终于在一首五言诗中发现了端倪:

    “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正是有了这种超越了自我的情怀的人,方才可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并在这种人文高度,最终吟出了如此冠绝千古的绝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实在正史之外,我们这位值得怀念的老范同志,当年发下的宏愿还有很多,比如他在离开醴泉寺踏上人生征途的那一瞬间,就曾发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誓言。不过,“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正如这首《赠棋者》一诗所思,世事如棋,棋如人生,所以一生喜琴、爱棋的老先生,终究还是只为围棋发出了这一声慨叹:“吾当著棋史”!

    因为在他看来,“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当指尖的棋子落下,胜负成败,宠辱悲欢,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夫复何言?

    “我本北人,北人淳厚”,本是苏州子弟的范仲淹最后长眠于洛阳伊川,大约是他始终不能忘怀,自己的先祖范履冰,就是从北地出任了那个女皇武则天的宰相之位。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着迷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主角姜栀商池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穿书自救指南 顶级猎食者 我的锦衣卫大人 剑名不奈何 重生之将门毒后 日夜妄想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替身受假死之后 夺嫡叶娇李策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新婚燕尔 嘘,国王在冬眠 入戏(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