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一、好地方都是大唐的(第 3/4 页)
十年?那还不错,就算是加上利息,这也不会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情。
殿中大臣们都点点头,每年一百多万贯的支出,为军队换装,倒还是可以的。
这和西山的锻压盔甲换装不同,那些盔甲最后虽然换算成银钱,但是都没有真的出钱,不然国库搬空也凑不齐一万件。
那是因为西山本来就是国家的,铁也好,煤也罢,都是国家所有。当初韩啸借着练兵的由头,很赚了一把,已经算是假公济私了,还想占便宜,那李渊怕要翻脸了。
这些军装,是买的羊毛织的,本钱、人工,都是要花费的。所以,要买,得拿真金白银来换。
“启奏陛下,臣请在长安城外建制衣厂一间,占地五十亩左右。”
五十亩地倒是不大,对比这么大的生意,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算个添头吧。
李渊点点头,刚要说话,韩啸又道:“五十亩地,臣会按照市价租借,每年付给租金。”
这样?
其他大臣们都是一愣,这韩啸什么时候转性了,竟是主动交钱?
“不但租金要付,制衣厂每年产出,同样会报备地方,缴纳税收。”
“陛下,臣建一座制衣厂,需要招工,那些来厂里做工的百姓起码能保证衣食无忧。”
韩啸的话,让李渊不禁点头,韩啸就是这点好,对百姓的事总这么上心。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大唐今后这种厂子会更多。怎么收税,收多少合适。还有西山那种砖窑和高炉,他们也挣钱,而且挣的多,是不是也要交税?这些,还请陛下早日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韩啸的话让整个大殿为之一静。
是啊,长安城现在都有不少作坊,招收了男女工做活。税倒是也交,但都是按铺面交税的。这个该怎么算,之前,似乎没有先例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