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坦诚(第 2/3 页)
“黄巾贼如今已经在大汉大半州部、郡县里攻城略地。他们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农田荒芜、村镇破败,百姓们饱受其害。
“我们朐县虽然现在还能与城外那些黄巾小部稍作周旋,但等到外面那些黄巾部队形成合围,朐县孤掌难鸣,恐怕陷落也是迟早的事情。
“若只我们糜家一族,不客气地说,我兄妹三人带上些家资整装而行,自可以去投奔那些故交旧友。但若是如此的话,朐县的百姓定要遭殃。
“因为那时候,再也没有人能够组织起人手来,替他们阻拦城外的贼寇。
“不谦虚说,朐县这城墙矮小、器械不足,更是战争之初便有人从贼欲献城地,若非我糜竺、还有糜家数十年基业在此,早便被贼人攻破了。”
糜竺说话自然是亦真亦假,作为商贾,他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肯定更多是为了糜家在朐县的基业。
朐县作为糜家起家的地方,宗族和大部分产业都在此,想要搬迁当然没有他说的那么容易。
所谓故土难离,是这个时代许多人心里最深的牵绊,就是糜竺自己,也有些舍不得这片土地。
而在事实上,保住了朐县,对于朐县百姓当然是件好事,尽管有些人对太平道、大贤良师还是将信将疑,但对于外面肆虐的那些黄巾贼,却早就认清了他们的面目。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都是从那些先期逃难过来的人口中所得的消息,作为亲历者的见证,那还能有假?
就是糜竺对黄巾贼的破坏性也相当忌惮,所以他能有机会壮大己方的实力,就绝对不会放过。
许是自己也说到了激动处,糜竺又饮了一杯,酣畅不已,接着望着甄姜,郑重其事道:“所以,竺在此,也代朐县一千三百户人家,恳求甄姑娘,能出手相助我等驱敌!”
甄姜微微动容,不禁拱手道:“糜兄长,姜虽是一介女流,却也知道知恩图报。我姐妹与吴公子暂无去处,糜家收留我们自然须有回报,此寻常事尔。
“何况我与那黄巾贼同样为仇雠,为私情为报答为公心,理所当然要出手相助。”
糜竺闻言大喜,糜芳和糜贞也都开心地笑起来。
宴会变得其乐融融,吴耎趁机道:“我等久居山上,不了解这外面形势。敢问这黄巾贼作乱,如今天下情势究竟如何?”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