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尾指之约(第 2/4 页)
青衫姑娘想了想,道:“爹爹总说穆王是一届武夫,匹夫之勇,不懂治国安邦,对端王倒是评价颇好。”
周荣问道:“那对我的评价如何?”
青衫姑娘道:“他在家中绝口不提你的事,我那些都是听一些朝臣和一些百姓说的。”
周荣不理会、不分辩自己的负面评价,再次发问:“那你爹爹对太后如何评价?”
青衫姑娘道:“他倒是也没说过太后的事,但是似乎表露太后在一些政见上颇为倾向于端王。”
周荣道:“你还不明白吗?如今朝堂分为后党和宗党,而你爹爹和太后、端王都是属于后党。”
青衫姑娘道:“对于宗党和后党倒是听有人提及过,不过我爹爹说那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的恶意造谣。”
周荣道:“恶意造谣?我看不见得吧,若无春风哪来的细雨?他们同为摄政大臣,但是分帮立派,各拉山头,平时内斗不断。我已经十八岁了,不让我读书,目的就是不还政于我,他们把持朝堂。”
青衫姑娘道:“怎么会,我明明见到爹爹勤于政务,每天几乎都工作到深夜。”
周荣心道:这个权相还算有勤政之心。心念一转,想道:现在这姑娘已经认定自己的父亲上官丞相是一个勤政爱国的干臣,现在说服她不如从党争之中步步掣肘,对于天下百姓的害处着手。便问道:“那以姑娘看,丞相如此勤政,天下是否富足太平呢?而丞相的一些好的政见又是否有被采纳执行呢?”
青衫姑娘悠悠的叹了口气道:“爹爹回家经常发脾气,说民生凋敝,可恼的梁王就是掣肘他的政见,如此下去国家危矣、社稷危矣。”
周荣一针见血道:“问题不在梁王。而在现在的党争。”
青衫姑娘道:“哦?”
周荣道:“现在的政体是两党纷争,太后又身属一方,如此政体一定是对事情议的多、综合的少、定夺的也少。所以,不在梁王,而在党争。”
青衫姑娘仿佛换了一种眼神看着周荣,把他重新的打量。周荣接着道:“朝堂本来是管理国政,综合考虑所有的意见,并最定夺出有益于天下的见地最终执行的场所。而不是太后、端王、梁王那些党派争端的战场。”
青衫姑娘被周荣说服,点了点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