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肥皂&打赌(第 2/3 页)
泠风跑去和马周侃了一通大山回来,发现道兄们不愧是训练有素,足足搅了一个半时辰也不手软,看了看效果觉得差不多了,就让道兄们把那糊糊倒进了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又找了些秸秆盖了起来,保温,让皂化继续进行。
“这就成啦!等干了以后切成小块,不过最好不要马上用,在阴凉通风处放上半个多月效果比较好!”泠风满意地看着成果。
道士们在炼丹过程见多了稀奇古怪的反应,此刻倒也见怪不怪,整个流程对于他们而言也根本算不得繁琐,只是颇有些怀疑这稠乎乎的东西是不是真有去污除垢的奇效,同时身为该时代最具专业性的实验人员,还提出了专业问题:“虽然还未称重,不过明显看得出来五份糊糊的稠度和分量各有差异,这却是何故?”
泠风咳嗽了一声,道:“嗯,这个是草木灰中含有一种物质甲,甲先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乙,乙再和油脂反应然后生成一种具有去污能力的物质丙,在油脂分量一样的情况下,乙的浓度就决定了这个,嗯,糊糊的质量,而乙的浓度又是甲,即草木灰的分量决定的,当然,和石灰水的浓度也有关系……”
道士们若有所思,又问甲乙丙各是何物,泠风虽有普及化学知识之念,无奈得从最基础的元素解释起,然而物理化学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是涉及到宗教哲学问题,比如物质的本源、组成、转化……时机不到啊……因此她默然良久,只能长叹一声:“天机不可泄露……”
这日马周为学生上一堂历史地理课,为了配合教学泠风特地画了一幅现下大唐以及四周诸邻的疆域图,顺便也在一边看大哥讲学。马周口才极佳,而且善于说理,讲得极为透彻又深入浅出,连泠风都听得入了神,讲着讲着就讲到了河西走廊和西域都护府,一个学生就问了:“师父,西域都护府在什么地方?”
马周语气有些低沉,道:“它在河西走廊更西,曾是我中国之地。”
学生们顿时小声议论了起来,泠风跑上前,对马周轻声说了两句,马周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随即抱起泠风,泠风在原先的图上又提笔画了起来,这次用虚线画出了汉武帝时期的地图。
马周放下泠风,指着图定定地道:“左上角那一片在虚线中实线外的就是我们曾经的西域都护府。”
学生们议论声更大了,一个学生问道:“师父,西北都是苦寒之地,而且民族众多,易叛难守,为什么之前汉武帝一定要将它纳入我中国版图呢?”
马周点了点头,道:“问得好,其一,是为了打击匈奴的力量。当时匈奴势力太过强大,自汉立国起便只能以纳贡和亲与匈奴媾和,但匈奴仍不断侵扰大汉边境,西域诸国也均臣服于匈奴,使之力量更为强大。武帝使张骞通西域,最初的目的便是联络匈奴的敌人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安置了西域都护府,便极大地遏制了匈奴南下的发展,使之无法直接攻击我中原地带,将其压制回了北部严寒之地。”
“其二,便是为了丝绸之路的通畅,这条路连通了我中国与西域各国,甚至更远西方诸国,既是贸易之路又是文化之路,为中原百姓带来了无数西域特产,如葡桃,琵琶,胡麻,胡旋舞,胡椒,香料……其商贾之利也为我中国带来了丰厚的税收。于国于民都是极为重要。”
一个学生不禁义愤填膺道:“师父,我们大唐现在的状况,和西汉初年岂不是十分相似?我们也连年给突厥人纳贡和亲,他们也还是经常袭扰我边境,去年八月陛下刚刚登基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在渭水陈兵二十万!”
底下立马议论纷纷,“不错!突厥人野心极大,他们分明是想趁我大唐立国未稳倾举国之兵来犯!”
“这些异族从来只凭武力说话,他弱我强的时候可以俯首帖耳为奴为仆,我们却以仁义待他;他强我弱的时候却全然不顾曾经受过的恩惠,只贪婪我们的富庶,用强兵烈马来劫掠我们!叛而复降,降而复叛,全无信义可言!他日我要做了将军,一定要率铁骑将这些异族全部扫平,让我大唐再无边患!”
马周放眼望去,正是那个曾经说要当将军的少年,他心中一时百感交集,若我大唐男儿皆有这般胆气心志,胡人安敢南下牧马?
泠风的心也抖了一下,旋即涌起万千感慨,她望着那张地图,悠悠道:“大哥你说了两点原因,还有第三点,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马周只觉浑身一震,喉间似有一股热流涌动,他也望着那张地图,仿佛一瞬间已是七百年的风云变幻与沧海桑田,而今强汉已换了大唐,而我大唐,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们低声念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眼神由一开始的惊讶、迷茫渐渐变得激动,他们平生再未听过比这更豪迈霸气的话语,这句话,给了他们如此的自信,如此的骄傲,如此的勇气,如此的动力,这句话,注定会深深地镌刻进他们的骨血魂魄。
那个要当将军的少年突然问道:“师父,大唐会重新收回西域么?”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