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收徒(第 2/4 页)
就这样,大唐第一个农村文化科学普及班,就在南坨山静云观中诞生了。
李淳风不无戏谑地对马周说:“大哥,原本在博州你连九品的助教都不肯做,和我们一起出来游历四方,没想到现在却寓居此地教育村童。”
马周却正色道:“以前为兄见识浅陋,行为狂悖,若现在再任为兄以助教之位,为兄定当竭尽所能广育人才!”
李淳风不禁慨然道:“初见大哥,只觉不平之意,峥嵘傲骨,不过一年,不平之意尽化端厚之风,峥嵘傲骨已成凛凛风骨。弟不如也!”
马周长笑道:“二弟本是神仙中人,何苦与为兄这样的凡夫比较?”
二人正在谈笑间,泠风一手拽着个人一手抓着一张纸,一溜烟地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只见泠风眼睛瞪得老大,对着二人叫道:“神童啊神童啊……”说着跑到二人跟前,把手中的纸张塞到李淳风手里,喘着气道:“哥哥你看,这个沈石头,几何……形学居然考了满分!”
李淳风已经看到了手中的纸张,粗一打眼便小小的惊了一下,听泠风一说,更是吃惊,细细看去,果然五道题都解答得论证严密计算周详,不禁也啧啧称奇,这沈石头对形学果真十分有天赋。
马周也凑过来瞄了一眼,不过他对形学知之甚少,也看不太明白,但正因此,他对这个才学了不到半年就能有如此水平的乡村小子也是刮目相看。
泠风叹着气道:“民间果然藏龙卧虎,这样的人才要是就这么埋没可真可惜了!”
马周不由奇道:“这形学究竟有何大用?”
泠风道:“无处不用啊!比如民部测量土地田亩、兵部绘制行军地图、工部设计工程建筑,这些无一不要用到形学。”她突然想起户外活动时学的拇指测距法,顿时来了兴致,对马周道:“大哥你看对面那棵松树离我们大概多少距离?”
马周望了一下,“这……约莫数十步吧?”
泠风诡异地笑了笑,平伸右手将大拇指竖起放在眼前,对着松树先闭着左眼看了看,又闭起右眼看了看,然后道:“约莫32步。”此时的步是左右两脚各走一步的双步长,一步大约1.5米。
一边看热闹的学生们早有人跑过去测量了起来,一会儿跑回来报告:“我走了34步!”旁边立马有人笑:“你腿短!”顿时笑闹成一团。
马周奇道:“小弟,为何你用拇指可测出这距离来?”
泠风取过笔墨,在纸上画了两个对角相似直角三角形,指指点点道:“这是小弟两眼间距离a,大约二寸。这是小弟臂长b,大约一尺半。这是所要测的拇指到松树的距离x,未知。这是小弟分别用两眼看到的拇指边缘的相隔距离y,小弟目测为四步一尺半左右。形学中此两三角形为相似,可知a比b即等于y比x,因此可得x约为三十二步。此法又名为‘跳眼法’,简略地说,即小弟臂长除以眼距约为七又二分之一,那么只要以跳眼观察过程中两眼所视差距乘以七又二分之一便是手臂前端与目标相距的距离了,其要旨便在目测所视差距之准确性。”
马周不禁惊叹:“世间竟还有这等学问!真神鬼莫测也!为兄自负博学,如今才知世上学问无穷无尽,多有闻所未闻之术,真是惭愧……”
李淳风哈哈大笑道:“大哥所精,乃文章治世之学,此等乃是研习自然之道加以应用之学,所谓术业有专攻,大哥何必惭愧。”
泠风也点头道:“没错,大哥那个叫社会科学,这个叫做自然科学,都是科学。”
“科学?”马周不解了,“‘科’者,从禾从斗,斗者量也,乃是测量之学,测距测地,测重测深均是测,这形学、数学皆为科学,可为兄所学与测量有何干系?”
“大哥说的那是狭义的‘量’,大哥试想,安邦治世之道,岂不也是量天意民心以立政立策?刑律法令,无一不要求有度有量,有一定之规,这岂不是‘量’,岂不是科学之道?除‘情’之一字,世间一切理法皆可量,是为科学!”
马周一愣,细想之下不由抚掌大赞:“妙!说得妙啊!治世之道,正是探寻圣人之道,天地之法,以适当世,确为科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