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三个男人(第 3/4 页)
建国对儿子的要求倒是不大,只希望他健健康康的长大,所以给他取名康康。
儿子高考了,他希望儿子也做个教师,像他以前那样,只要安安稳稳的就好。可是儿子不听他的话,偏偏要去当什么作家,这种职业一听就很不理想,明明成绩一般,也没什么天分,非要去当作家。
他一直就不明白儿子为什么一定要去当作家,安安稳稳的做个教师不好吗?
后来,儿子毕业了,他希望儿子回家考公务员,却没料到儿子偷偷找了工作和房子,搬了出去。
那一天,建国似乎明白了什么,因为当年他也是这样无声无息的就离开了家乡。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回家乡一趟。
建国回到村子,村里的人没剩几个了,大抵都是些老人,年轻人都跟他一样出去了。
他回到家,家里已经破败不堪,积满了灰尘和蛛网,屋里的藤蔓从窗口绕出来,缠住了屋子,仿佛不想让它离开这里,就像老人不想年轻人离开村子一样。
他打听了好久,才大概知道了他离开后的事情。父亲在他离开后,是彻底疯了,像个乞丐一样每天蹲在村里的河边,就是淹死母亲的那条河。一开始还有人去拉他回来,怕他掉进河里,后来便索性不管了。
没多久,父亲也离开了村子,好几年都没有回来。之后父亲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坛骨灰了,村子里的人把父亲埋在了他们屋后面。听说是死在路边,警察顺着零星半点的信息找回了村子。
他绕到屋后,果然有一个小小的土堆,差不多要被周围的杂草淹没了。建国看着土堆愣了很久,然后转身去屋里找了一块木板,捡个石头当笔,在木板上写了父亲的名字。
回到屋里,早已是一屋子的花草,这样倒显得幽暗的房间没那么阴森可怖。建国看到积满灰尘的桌子上放了一个布包,他拿起来,拍掉了灰尘,打开布包后,看见了一摞叠起来的纸。
他一张张的打开,原来里面是父亲写的,或许是日记,或许是信,写得很乱,建国整理了一下前后顺序才大概看明白。
泛黄陈旧的纸上,记录着父亲的过去,或许这也是他那些年沉默和发疯的原因。
他的父亲叫多来,多来年少时参加过抗日战争,但是当炸弹在他身边炸响,他眼睁睁的看着队友死在眼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的逃回了家里。
因为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死亡,心里全是恐惧和害怕。后来国家安定了,他渐渐原谅了自己的胆小。
多来在年纪挺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可他很胆小,不敢跟姑娘说话。两人通过别人的介绍相识了,在田野边,他支支吾吾的递给姑娘一束野花和一篮果子,他心情忐忑,不敢看姑娘,姑娘却对他很好,甜甜的笑着接过他的东西。
后来姑娘嫁给了他,很快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儿子。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拥有一个心爱姑娘和儿女双全的家,他勤勤恳恳的劳作,想努力的让心爱的姑娘过上好日子。
后来,村子里的人跟他讲了去村外干活挣钱快,他心动了,就跟着村里的几个人去了村外。
其实就是给人挖煤,挣得钱确实挺多,他又很能干,所以很快就攒了很多钱。他兴奋的计划着回去后要把屋子建大一点,给媳妇买几件漂亮的花衣裳,还有女儿儿子的书包也可以换了,他要带他们去镇上的小饭馆好好吃一顿。
可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他的美梦被打碎得稀巴烂。
在准备回家的前两天,一个工友把他骗到外面,之后几个人上来就殴打他,他们要拿走他的钱,他死死拽住不放。
那些人对他拳打脚踢,还有一个人拿出了刀子,他看着自己幸幸苦苦挣来的钱被他们抢走,倒在地上的他突然一下子发了狠,冲过去跟他们扭打起来。慌乱中,他夺过了刀子,捅进了工友的肚子,看着鲜红的血流出来,他整个人都懵了,那些人跑了。
后来,多来被抓起来,那些人说他为了钱杀了工友,他张着嘴不知如何反驳,因为他确确实实捅了工友一刀,然后工友死了。
在牢房,他瑟缩在角落里,任人打骂都一动不动。他不知道家人怎么样了,看到他一直没回去肯定会着急吧?可是他这样该怎么回去呢?他整日整夜的想,想到发了疯。
等回到村子的时候,他才发现最可怕的不是牢房,而是村里的人都说他是杀人犯,有人害怕他,有人厌恶他,他就像过街的老鼠,人人的嫌弃他。
他渐渐的变得精神恍惚了,分不清什么是梦什么是真实。
一天,多来看到几个人朝他走来,他本想躲开,但那几个人围住了他。
他们推搡他,嘲笑他,他蹲在地上低头看着黄泥,泥里有几只蚂蚁,他觉得自己就像这些蚂蚁,弱且胆小,生活却还要无情的给他踩上一脚,之后他就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