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笼中鸟(二)(第 4/4 页)
这这,这让人怎么填啊?
魏介真替这个时代的历史工作者捏了一把汗,诗词歌赋,人还能填填,至于能不能达到原作的水平,那各凭本事了。
历史就不能随便填了,太公望吕尚者,人不能填成魏尚赵尚,更不能填成和尚,时间和事件更不能凭空捏造了,所以,这些书没有什么用处。
魏介把书扔了下去,目光却并未离开,脸上的表情慢慢变得古怪起来,时间和事件为什么不能凭空捏造?
这里的人又没有原版《史记》,我说太公望叫魏尚,他就叫魏尚,我说太公望叫赵尚,他就叫赵尚,叫和尚也没问题啊。
谁反对,请拿出证据来!
哈哈——
魏介又笑出声,他又把书拿了起来,翻开,太公望吕尚者,没什么人看,但改编成历史故事,比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有很多人看了。
依靠玉器传递消息的手段局限性太大了,数量稀少导致传播范围不广,而且如果宦官们中饱私囊,那就很难传了太子妃手里。
那如果是历史故事呢?口口相传,就没有范围上的限制了,但没有定情诗,也没有瘦金体,那太子妃听到了,也不知道编故事的人是谁啊……
连环画!
魏介脑中闪过一道灵光,哈哈,这个好,图文并茂,而且宫女官宦文化程度不高,连环画最适合他们了,好好好,就连环画了,那连环什么故事呢?
《史记》的故事,姜太公钓鱼也没什么意思,《三国志》,《三国演义》啊!这可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历史小说,其读者群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连小学生都喜欢啊。
就连环画《三国演义》,也不用从头连到尾,选一些精彩桥段,什么《千里走单骑》、《草船借箭》、《空城计》……
光画还不行,得雕刻成板,然后大量印刷成一本本的小册子,通过宦官宫女之后,在东宫疯狂传阅,一定会传到太子妃手里……
打住,打住,饭要一口一口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先雕一个样品看看效果。
魏介拿起了一块尺寸和连环画差不多大的羊脂白玉,嗯,先画《空城计》吧,作为美术生,脑海中瞬间有了画面,然后,雕刻印刷的话,得反雕。
于是,魏介将白玉交给了右手,左手拿起了雕刻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