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2. 太学旁的瓠羹店(第 1/4 页)
本来不想设置防盗的, 无奈为之,防盗时间过后,即可看到正常内容“若是怕遭遇歹徒,我唤上几个仆人跟随。”
赵启谟说。
“人越少越好, 十分拥挤,一大群人没法玩。”
小孙这是经验谈,往年元夜跟随家人过去, 人多势众, 无奈人潮如洪流, 截断好几波,一路都在喊人寻人, 枉费时间。
五人出发, 阿荷和罄哥提灯走在前,李果启谟小孙在后,一伙人说说笑笑,前往城东。
元夜, 要看灯, 到处都有灯, 就是商铺稀少的衙坊和衙外街, 也挂着不少灯, 但远远不及城东。城东商铺林立, 商人们元夜为了招揽生意, 从各地贩来彩灯, 名头多, 猎奇,特别新鲜有趣。
元夜看灯,不只看灯,也看人。
此时,落玑街各式高悬低挂的灯,将整条街道映得通红,人潮密密麻麻,似乎全城的人,都聚集在这里。
此地的元夜,比起京城,从参与人数和气派上,还要差上许多,赵启谟见多识广,不觉有趣,想着元夜无外乎如此。
他比较好奇此地的瓦肆。
京城有各种瓦肆,赵启谟在京城时,曾跟朋友们去逛过,吹拉弹唱,相扑,杂技,无所不有。这样的地方,士庶男女混杂,杂流聚集,百无禁忌。在赵爹看来,是放浪不羁的场所。
可是这样的地方无拘无束,逍遥自在,赵启谟平日里备受管束,表面看着顺服,内心有自个的想法。
“快来,从这里进去就是。”
小孙出生商人之家,生活中没那么多讲究和规矩要守,看他谙熟的样子,瓦肆显然来过数次。
并肩接踵,小孙个矮,几乎要被人潮淹没,他用力挥着胳膊,喊着:“快进来。”
五个人,不像是在前走,更像被人推着前进,跟随人群,挤进瓦肆。
瓦肆的所在地,不同主街,没有高大巍峨的建筑,民房稀邻零,店铺紧凑在一块儿,也有些木棚散落,无论哪里,乌压压一片都是人。
“那是鹧鸪棚。”
小孙手指前方一处棚架,高棚上,一位杂耍艺人正在做表演,棚下座无虚席。
小孙对于涂粉艳装的舞姬没兴趣,曲艺说唱对他而言又十分乏味,他喜欢看杂耍。
两位书童,帮自家公子找寻观看的位置,不过里三重,外三重,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那儿是处茶楼,我们上去。”
赵启谟不喜欢拥挤不堪的环境,不时有人撞到他,碰到他,四周的气味也不好闻。
“小孙,我们过去找个位置歇脚。”
李果来过瓦肆,不过他是白日过来,夜晚还是第一遭,比白日还热闹。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