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6.珠祸(第 1/4 页)
本来不想设置防盗的,无奈为之, 防盗时间过后, 即可看到正常内容马蹄溅起的泥土撒在李果脚上, 李果蹲下身,脱下一只破草鞋,用鞋底擦蹭。等他再抬头起身,小马驹已走远,只能看到稀稀拉拉的几位仆役。
衙坊又入住位携家带眷的官员,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位官人从京城前来,分派到提举常平司任职,是位茶盐提举。
茶盐提举及其家属入住的房子, 正是李二昆家斜对面那栋空置的大宅院,当地人习惯称这座大宅院为静公宅,静公大概是宅子第一任主人的敬称。
静公宅和李家之间只隔堵桓墙, 两家挨得很近很近。近到两座宅子二楼窗户对望, 相距不足二尺。
以往,这座宅院住着提学官人, 自提学官人搬走后, 空置有一年之久。
人走寂寥, 院中树木便也就寂寥的生长,不误花期, 不误果期。
静公宅院子种满花草, 在挨近李家的角落, 有一棵梨树, 尤其高大,什么年代种下不可追溯,新主人入住,正是硕果累累的时候。
在梨花飞舞如雪的季节,李果就已惦记上这棵梨树,对于静公宅,突然来位新主人,李果扼腕。
李家已经是赤贫家庭,李二昆了无音讯,李家断掉生活来源,依靠李妻阿匀给人洗衣,帮衬赚几个买粮钱。家里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李果是个机灵,不安分的男孩,城郊瓜农的瓜熟,他会去摘瓜,花农的花圃的荷花芍药盛开,他会去摘花;城东海港的渔船靠岸,他会去捡渔民网里抖出的杂鱼,衙坊后菜市场休市,他会去跟菜商讨要两根枯萎的萝卜或者一颗芋头。
但凡是能吃的,他都很热衷,如果还能卖点小钱,那再好不过。
也就不难理解,从静公宅的梨树开花,他就惦记上了。
李家一日一炊,日不再炊。吃过一日唯一一餐,可能是萝卜煮米汤或者野菜烙饼,也可能是清水蒸芋头,李果舔舔手指,回味着食物的美味,又开始出门转悠。
转来转去,他站在城墙下,仰望着静公宅种的那棵梨树。
梨子瞧着还有些青涩,假以时日,定是多汁甜美,擦擦口水,李果往城东港口跑去。他一个小孩儿,又没人管教,终日无所事事,不过是闲逛。
果妹呢,阿匀绑在身后,这娃特别瘦弱,无论做什么活,阿匀都带在身边。
再大些,就可以让李果带了,当然得是能养大,要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没钱医她。
十多日后,静公宅的梨子成熟,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李果搬来木梯爬上自家二楼。
李家的房子又窄又小,还歪歪斜斜,营建时用料低劣,勉强也撑过三代人,就是每年海港刮来台风,会在风雨中颤颤巍巍,仿佛要寿终正寝。
李家二楼就是一个阁楼,在前年和大前年的台风中饱受摧残,已经不能住人,成为杂物间。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