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968·3月·上(第 2/4 页)
他本人的长相与毛利夫妇并不相似,而且年纪越长,相貌差距越大。眼框开始变得深邃,鼻梁也过于英挺了些。五官正在逐渐的从东方人向西方人演变。
这也是他之前并未将自身代入原著里所提及那个沉睡的小五郎的原因之一。
但依照现在的情形看,正是自身的存在才使得细微处出现了改变。因而,那些改变不能成为反驳的理由。
时间还在小步移动。
长相讨喜的妃英理在班级里得到众人的喜爱。适应了新生活,妃英理小小年纪就展现了类似于领袖的风范。她很快就变成小集体的中心骨,带头人。
第一印象在人的认知里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带点主观色彩,就是所谓的缘分。
对于班上有些腼腆内向,但是乖巧长相出众的毛利同学,她觉得有义务去帮助他与大家相处融洽。得知才5岁的毛利没有家长接送,她就主动提出要与他一道回家。
童年的孩子们心中对于性别并没有明确的了解,妃英理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就好像童话书里写的那样,落难的人总会有仙子去帮助;就好像妈妈床边谆谆的教导那样,好孩子要助人为乐。
她不像邻居家的樱子有一个处处照顾她的哥哥,她羡慕的同时却不会和那些整天哭哭啼啼的小女孩一样无力取闹。
她想,她可以找一个弟弟,不一定是妈妈亲生的,但一定是被她照顾的。
弟弟就该是班上的毛利小五郎那样的。
一个强势的姐姐要尽力去保护温和的弟弟,这样才是称职的姐姐。
生活里突然多出一个差不多形影相随的小尾巴,习惯了独处和被忽略的他很难立刻消化这个现实。
世界的走向被一个大致的框架限定,毛利小五郎会和妃英理青梅竹马直到结婚,会有一个女儿,会当一个倒霉的糊涂侦探。
可他的人生不该是这样,他要用一生去追求的也不该是这种平淡的毫无意义的琐碎生活。
他需要的是充满了刺激的,不断有更高可攀爬的人生。他需要的是充满了挑战的,不断有更难去得到的目标。
他需要一个契机,打碎这种乏味生活的契机。
然而,一个普通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什么也做不到。 他只能等待。
--------时间分割-------
1968年3月。
即将迎来6周岁,是快要上小学的年纪。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毛利夫妇带着他们年幼的孩子前往箱根探望重病卧床时日无多的奶奶。
老人拒绝了前往好的医院治疗的要求,选择留在家乡那几乎称不上医院,只能算是乡镇诊所的地方做些简单的辅疗。
病房里,被病痛折磨得憔悴的老人,和她身边守了一辈子的老伴相互依偎靠在床头小憩。
毛利夫妇见到这样的情景,皆是心酸不已。只是,昂贵的治疗费用和不到10%的治疗希望摆在面前,他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用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二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