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想榜下捉婿(第 2/3 页)
殿试之后的琼林宴是个机会,她或许可以看看能不能“榜下捉婿”?
安阳被自己莫名其妙的想法逗笑了,不过,反正有热闹,不看白不看,婚事另说呗,反正最坏也就是和亲,更何况皇兄疼她,日后定会为她择一良婿。
宫中无岁月,日子转眼就到了殿试的日子,后宫没什么感觉,前朝却明显更加严肃庄重,皇家威仪,大国风范,都在这一天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虽然他们在殿试开始之前就住进皇宫,可也不过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宫殿,进了宫门,走近宫墙,来到殿前,才知晓何为天子。
林沨跟着一群人行至大殿前,只轻轻一笑,寒窗苦读,终于来到这里了。他的人生,即将开始新的序章。
这林沨是何许人呢?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的皇帝一开始并不是太子,只是被记到太后名下的妃嫔之子,前太子宅心仁厚,平日对弟弟颇为照拂,二人上学都跟着一位姓林的大儒。尤其是当今圣上,因为当时并不是太子的原因,这位太傅对他颇为爱护,并不像对待前太子那般严格。皇帝对太傅颇有些濡慕之情。
而这林温出生在大姓林家,祖上是跟着夏朝开天下的名士,夏朝皇帝登上帝位后,便封了这位名士为丞相。林氏代代经营,每一辈都是天子近臣,深受宠幸。年老之后,很多族人都选择退出仕途,隐居翰林,专心钻研古籍史册,或是寄情山水,或是潜心教学,为大夏朝培养了不少人才。林氏家族传承至今,无人不赞其高风亮节。
林沨是这位太傅的养子,林温将他带回林家不久后,便彻底辞去官职,只带着这个孩子四处野游。林沨回到京城也没有回到林家,只是以考生的身份住在客栈,这些年来,说是尽的林温的真传也不为过。
不出意料,今年的探花郎提名时,赫然是“林沨”二字。并非是这位年轻的探花郎才华不如状元,而是因为这位青年的相貌过于俊秀,剑眉星目,唇边含笑,脸型略微瘦长,却并不显得消瘦,笑起来的时候眼里都是星辰,勾魂摄魄,颊边还有两个酒窝,身材颀长,却并不显得软弱。不做探花郎,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等好相貌,皇帝也认为探花二字最适合这位美男子。游街时,这位探花郎简直出尽了风头,倒显得状元郎有些门庭冷落。
“榜下捉婿”一直是本朝传统,这位探花郎最近名声太过响亮,也免不了感受这种“甜蜜的”负担。直到琼林宴开始,他才享受短暂的安宁。不过,进宫后,免不了又要一番应酬,面见“贵人”。
琼林宴上觥筹交错,林沨与同届的考生们一一寒暄,宴席上都是青年人们青涩却朝气的样子。皇帝大臣还在此间的时候,他们尚且收敛几分,努力装得成熟稳重的样子出来,等到这些人一走,便个个都敞开了胸怀。琼林宴一过,曾经的同窗便要分开,这些少年要各自去不同的历练,年少的情谊最是珍贵,便是有什么小小过节也不在意,毕竟是分道扬镳之前最后一顿宴席,最后一次以同样的立场的相处。
林沨同他们哪有什么情谊可叙,不久之后便以方便为由逃出这场大宴,在可以活动的地方溜达了一会,权当是给自己透气。这个时节,还是有几分清冷的,林沨打发走跟着他的小宦官,负手站在花木旁。
不过,好像有人正在往这边走。林沨犹豫了一下,待他看清来人后,选择了待在原地。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安阳,公主不宜出现在琼林宴上,所以她是打算找个地方偷偷瞧瞧那位名声大噪的探花郎的。
不料这时候有人向她行礼。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