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32、番外三:灵渠开(一)(第 2/4 页)

    齐王宫主要搞搞文娱,当年齐鲁之地出过一个孔仲尼,《春秋》《论语》《礼记》《诗三百》等等都是孔子或他弟子整合出来的经典著作,光凭这几本书便能夸齐鲁之地一句“文风鼎盛”,更何况齐国还有过一个稷下学宫,那可曾经是百家争鸣的学术温床。

    扶苏准备在齐王宫搞印刷厂、书坊、稷下学宫纪念馆等等,还有什么琴棋书画相关的产业也都迁到这边来,还有可供文人雅士们交友的大型集会场所,可以定期在里头举办个学术交流会。

    到这时候,六国王宫建筑群基本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只剩下建筑构造上还能瞧出点原来的风貌,所以扶苏提出的改造方案比以前大胆许多,基本上是按需而建,再没有扯什么仿建的幌子。

    对于文化这一块,从前秦国人是不太自信的,觉得自己搞不来这玩意。现在很多人看朝中的六国士人,心里还是觉得他们身上有种文人独有的酸味。

    不过随着这几年官学兴起,国子学、云阳学宫又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新的一拨年轻人逐渐进入朝廷,官位虽还不高,但隐隐已经拧成一股不小的力量。

    这批人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其一,他们是第一批学习隶书的人,与不少基层隶卒打过交道,甚至自己就是基层隶卒考上来的。

    其二,他们或多或少接受过全面的基础教育,不管思维还是见识都比一般死读书的人要广。

    其三,他们年轻,充满热情和干劲,而且全部接受过统一的洗脑教育,认为东方诸国的文人没什么了不起,要论起文化这一块,他们的太子殿下才是文曲星下凡!

    没看到他们先拥有了纸,然后又拥有了雕版印刷术,天下图书尽归咸阳所有。更重要的是,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之下,他们创作水平越来越高,不仅文章策论写得好,诗歌水平更是一年更比一年强。

    都说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嬴政和扶苏近些年爱读诗文,爱让文武百官搞创作,底下的人自然也纷纷跟进,上至公卿贵族,下至寻常百姓,全都有化身创作达人的趋势。

    举个例子,那就是去隔壁借把盐都能拟诗一首顺便唱起来。

    没办法,你不会写诗不开腔,隔壁不借给你!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不努力提升自己的写诗水平吗?

    这样的转变,身在其中秦国人很难有清晰的体会,但是对于那些刚考到咸阳来的东方诸国文人来说,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些人自认自己在文化造诣上是碾压秦国人的,来到咸阳随便考考就能考个官当,可到了咸阳之后他们就傻眼了,有时候他们冥思苦想都想不出来的一句诗文,来给他们送水送饭的伙计听了一句,竟随口给他们接上了!

    这就有点吓人了。

    偏那伙计还谦虚地说:“这没什么,我这学问在咸阳就只配端菜倒水了。”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这根本不是人说的话!

    六国文人备受打击,对秦国文人的歧视基本没了,平时往来应和都客客气气的,考入朝中之后也没敢再翘起尾巴,反而还十分谦逊,整个翰林院看起来一团和气,博士们也只在意见不合时吵一吵,其他时候相处得还挺不错。

    所以,秦国已经有了提升全民文化水平的基础,汇聚各种文化产业的文化宫该建设起来了!

    与此同时,新皇宫也已经着手筹建,毕竟嬴政都登基数年了,总不能只画饼不开搞。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着迷 母亲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顶级猎食者 我的锦衣卫大人 禁忌为何物 诡域档案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羊皮卷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剑名不奈何 海棠花下 日夜妄想 你老婆掉了 夺嫡叶娇李策 嘘,国王在冬眠 让她降落 主角宋玉恩岩韫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