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冬天的雾 十一(第 2/3 页)
“肖指导这个人其实很实在,也很好相处,就是做事太认真了一点,假如你在训练时再投入一些……”段晓峰在一旁帮腔。几年前他和肖建国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师徒友谊,只不过那时肖建国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助理教练,而他却还在为坐上板凳而淘神费力。
训练再投入一些?段晓峰的话只能教欧阳东苦笑。
雷尧和段晓峰俩人说的唇干舌燥,到底也没见欧阳东有多少舒心模样。
末了欧阳东只说了一句“再说吧。”就站起来,“我累了,先回去休息。”说完就自顾自地去了。
雷尧和段晓峰大眼瞪小眼对望了半天,最后也只好悻悻地买单走人。
在回去电梯里,段晓峰还问:“老雷,你说东子还有机会吗?”
“不知道。”雷尧思忖了半天,到底也没给他一个准确的回答。
这个回答让段晓峰半晌没开腔,知道电梯快到国家队包住的楼层时,他才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我瞧着是没多少指望了。”
这一回轮到雷尧不吱声。他扬脸盯着电梯门上那一闪一灭不停变幻着数字的仪表,似乎就没听见段晓峰说话。
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都没对国家队这场失利作过分的渲染,只是如实报道了比赛的过程,然后把肖建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话再重复一遍,还加上一句“队员们都尽力了”之类的话。这种平淡的处理方式其实也是媒体和足协的一种默契,无论是肖建国还是国家队,这时候需要的就是有人来扶他们一把……当然媒体这样做也并非全是出于好心,他们也有自己的考虑——这不过是一场邀请赛,不值得搞出那么大动静,要是以后真有点大喜大悲,那时再来翻腾这事不迟;何况第二天就是激动人心的转会摘牌会,这里面的种种花絮传闻才更能让报纸的销量上一个台阶……
所有媒体都把目光转向这摘牌会有史以来头一遭的倒摘牌,连大名鼎鼎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也派出一个阵容强大设备精良的采访组,对摘牌会进行现场直播。
与观众们预期的会场不一样,摘牌会的现场既不奢华也不气派,几排旧得胶合板都有些缺角裂缝的长条桌上摆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色陶瓷茶杯,用柳钉和铁条固定的椅子也不象俱乐部办公室的高背真皮座椅那样舒适,稀稀拉拉坐在椅子里喝水抽烟的总经理主教练们也完全没有往日从容不迫的气度,他们更象一群赶集的乡下人,东一伙西一簇地交头接耳,时而还有人脸上带着不知就里的笑容摇摇头或者点点头。最扎眼的还不是这些今天的主角们,而是那些靠墙拥堵在一处的记者,他们一面嘤嘤嗡嗡地交换着最新的消息,一面开始咔咔嚓嚓地抓拍照片——现在镜头里这些人悠闲自在,等一会见了分晓指不定就会拍桌子踢椅子,可惜那个素来以敢说敢做而深得媒体喜爱的总经理已经去搞篮球了,不然记者们一定能撩拨得他来上一段精彩画面或者睿智言辞……
不大的会议室里闹哄哄的,来足协赶集的总经理和部分球会的主教练也确实是把这里作为一个集市,他们除了买卖球员,也和关系不错的俱乐部老总一块说说闲话联系一下感情,还能通过朋友认识更多的朋友,或者为朋友介绍自己的朋友。这年头,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朋友越多,能分享到的幸福就越多,命运不济遭际到困难时,也会多一个获救的机会……所以我们看见山东大东海的老总和主教练与北京长城的老总说得眉开眼笑,大连长风的总经理一个接一支给王兴泰递烟,坐在第二排右首边的方赞昊在椅子里扭过来转过去,和身边武汉风雅的严总以及背后广西漓江的老总谈笑风生。
既然有朋友,自然就有敌人,比如大连长风的总经理就绝对不会和北京长城的总经理套近乎,武汉风雅的严总也不会和长沙大三元的人打招呼,至于重庆展望的老总王兴泰,他甚至都没朝自己身边的上海人望一眼,他们两个俱乐部的仇恨从有展望那一天起就一直纠缠到现在……
两个足协的工作人员在主席台上竖立起一块黑板,上面贴着好大几张密密麻麻写满名字的白纸,屋子里猛然间安静了一下,然后就变得更加热闹,直到一个足协官员走到前面去反复要求大家安静,那种就象老式吊扇转动发出的噪音一般的说笑声才渐渐平息下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