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玲珑郡主(第 2/2 页)
原来那日连炎府的老夫人都去了,炎老夫人一眼就认出跟在姚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居然是慕侍郎别院的大丫鬟,炎老夫人毕竟年纪大了,骤然在姚王府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外孙身边的大丫鬟,十分惊诧,自然被旁边的那一圈人精看出来了,此时再想隐瞒,是怎么也圆不过去了。随即这件事就被传开了,那姚姑娘倒也大方,便说自己前阵子下山寻姚王时遇到了新京地痞欺负,幸亏慕侍郎出手相救,听闻她的身世后,慕侍郎派人与彼时还在兰州的姚王取得联系,并在姚王回京前让她暂居紫澜苑。因姚王府缺少管事的大丫鬟,慕侍郎还十分大方的将紫澜苑一个管事的丫鬟在姚姑娘回姚王府时一并借给她了。
这个姚姑娘讲故事时格外落落大方,即便八卦是女人的天性,但面对这样的坦诚谁也说不出姚姑娘与慕侍郎或许私定终身的猜测来,毕竟慕府的家教之严在新京是有目共睹的,而慕侍郎本人更是清风皓月一般的人物,自然不可能做出什么有伤风化之事。
但这个英雄救美的故事实在有些意思,当事双方又是一对各未婚配的俊男美女,所以这个故事立刻就在新京传开了,原本那些夫人们看着姚媚儿聪明又能干,还存了替自己家不继承家业的嫡子求娶的意思,但此时慕慎安这样的珠玉在前,她们倒不好轻易表露这个意思了。
毕竟那些“英雄救美”“一见钟情”的故事在坊间慢慢流传开来,若是慕府毫无此意,这样的消息决不至于在民间流传的这样迅速。只是慕侍郎本是新京最出众的青年才俊,又是慕氏一族未来的族长,这姚姑娘虽是如今新京风头正盛的未婚女子,但她只是姚王的徒弟,就算暂时主持着姚王府的中馈,却也只是比管事尊贵一些罢了,若真要谈身份,这身份其实并上不得台面,因此那些心存求娶之意的人家,也不过是想替嫡系不继承家业、又无甚大出息的孩子求娶,与姚王攀上关系罢了。
谁知不久之后,姚姑娘居然以姚王义妹的身份被仁庆帝封为玲珑郡主,如此一来,这姚姑娘的身价立即水涨船高,人人都说这是陛下要为这玲珑郡主亲自赐婚的缘故。而有了郡主的身份,身后又有姚王的宠爱,玲珑郡主与救过她的慕侍郎倒也十分般配。
虽说当事双方的一切往来都十分公式化,然而新京之内还是开始流传“慕侍郎与玲珑郡主不得不说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倒还顾忌着玲珑郡主与慕侍郎的名声,一切情节皆是发乎情止乎礼的,然而这样的故事因涉及新京“正当红”的郡主与才俊,传播度非常之广,一时之间,新京中人人都觉得这位玲珑郡主会与慕侍郎喜结良缘,甚至连宫里也传出消息来,说是皇帝陛下私底下也曾提起过这一对,或许有赐婚的意思。
渐渐地,新京的贵夫人们居然默契的将玲珑郡主看作是慕侍郎的未婚妻,谁也不去打她的主意。只是当事双方却没有什么围观群众所翘首以盼的举动,虽说所有人都觉得慕侍郎会娶玲珑郡主,但偏偏什么实际行动也看不到。
——后来围观群众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那就是玲珑郡主尚未及笄,所以慕府才会按兵不动。
在这一系列变化中,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快过去,年关就这么悄然而至。
对于朝臣来说,小年夜是个很重要的日子。景朝素来有皇帝在小年夜大摆宫宴,宴请文武百官的传统,意在犒劳文武百官一年的辛勤工作,与此同时,皇后也会在后宫宴请所有的诰命夫人、王妃、公主、郡主等。小年夜的宫宴年年都没什么新意,甚至经常多年之内赴宴者都没太大变化,然而今年,却是大大不同了。
首先自然是先前在新京瞬间出名的玲珑郡主,因有了仁庆帝亲封的郡主之位,玲珑郡主自然是有参加小年夜宫宴的资格,且似是为了体现仁庆帝优待前朝遗孤,玲珑郡主的位置就在昭阳公主下首的位置,重视之意昭然若揭。
而另一个焦点,便是闹出笑话来之后深居简出消停了一阵,却一直赖在新京不走的喇耶国第一美女,朵香公主。
对于这位朵香公主,新京的贵夫人们心底多是极为不屑的。毕竟在重礼仪的景朝人看来,朵香公主的举止也实在太不要脸了些,在新京那一出闹剧更是格外丢人现眼。别说是容王了,就算让她们娶回去做个儿媳、孙媳,她们都嫌丢人现眼。娶妻娶贤,当初许多夫人打起玲珑郡主的主意,多是因为玲珑郡主将姚王府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如此贤惠又与姚王关系密切的女子,谁家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