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让媚儿回新京(第 2/2 页)
“绝无可能?”姚瑾策轻笑,“秦王殿下何以说得如此肯定?难道……慕相支持的,是秦王殿下么?”
宗政憬面色不改,淡淡道:“姚少主说笑了。”
姚瑾策背对着宗政憬,坐回到椅子上,冷笑道:“秦王殿下一面说着要与我合作,一面却又如此不坦诚,要让我如何相信秦王殿下?又如何能依秦王殿下所说,将媚儿送去新京?”
宗政憬望着姚瑾策巍然不动的背影,过了会儿才道:“姚少主……从何得知?纵然我与慎安素来交好,但慕相与我,恐怕任谁也联想不到一起。”一个是刚正不阿、正直刻板的丞相,一个是聪明却不务正业、毫无势力的皇子。尽管这位皇子与这位丞相唯一的嫡子交往过密,却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两个年轻的人的情谊只是缘于近十年的同窗经历。何况秦王殿下虽然时常不着调,却称得上是个好人,而新京第一公子慕慎安,更是个与谁都不交恶的谦谦君子,虽然这两人性子南辕北辙,但毕竟从小一起长大,又有多年同窗之谊,至今来往甚密合情合理。
“原本只是猜测,”姚瑾策回过头来,坐在椅子上,微微仰望着宗政憬,“方才秦王殿下说要将媚儿托付给慕大人,我才敢确定——若是慕相暗投炎氏,秦王殿下恐怕并不会如此信誓旦旦。”
宗政憬面无表情道:“姚少主……竟然早就有此猜测?为何?”
“为何?”姚瑾策单手撑着头,从书桌的笔架上取出一支毛笔把玩,“大约,是因为……当年秦王殿下的母妃罢。”
宗政憬面色微变,语气却没有丝毫变化:“这与我母妃又有何干系?”
“听说,当年皇帝陛下与懿安皇贵妃相遇的那次微服出巡,时任鸿胪寺卿的慕相是随行人员之一。当时皇帝陛下落难,只有慕相随行左右。若是懿安皇贵妃当真救了皇帝陛下,那么她也一定救了慕相。慕相为了报答懿安皇贵妃的救命之恩,会选择暗中支持秦王殿下,也并非不可能,何况慕相既能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又怎会站错队?毕竟皇帝陛下心中,选择的恐怕也是秦王殿下罢?”
宗政憬淡淡道:“哦?这又何以见得?”
“何以见得?”姚瑾策脸上的嘲讽毫不掩饰,“秦王殿下竟还要如此试探于我么?容王殿下是军事奇才,行军打仗天赋奇高是不错,放在乱世也确实能打下一片江山。可是治理天下,只会打仗又有什么用?而容王殿下,也确确实实只会打仗罢了。至于辰王,论治世天资与容王不相上下,容王还有战无不胜的军事才能,可辰王却无甚发光之处,身后却站着野心勃勃的炎皇后与炎氏一族。若是选择辰王继位,无异于将大好江山拱手让人。看来看去,诸皇子中能继承大统的,恐怕也只有秦王殿下你了——若非如此,今日秦王殿下又怎会出现在兰州?虽然传国玉玺一事被压下了,可朝中大臣又有哪个不知道呢?只是未被拿到台面上说罢了。皇帝陛下明知兰州是姚氏作乱,选择了派秦王殿下来,这不是摆明了想将传国玉玺‘交’给秦王殿下么?何况,容王殿下曾被懿安皇贵妃收养,据说懿安皇贵妃待容王殿下犹如亲生,若是秦王殿下能登位,容王也绝不会有异议。容王安,则边境安。而且,秦王殿下身后并无母族,慕相的扶持又不可能摆到明面上,将来登基,既无外戚坐大之忧,又无权臣恃功之患,则大景可安。”
“没想到姚少主竟对新京之事分析的如此透彻,倘若新京之中多几位如姚少主这般慧眼如炬之人,只怕我的日子便不会这样好过了,”宗政憬倏然轻笑,点头承认,“不错,慕相确实暗中支持我,父皇也确实给了我一次机会——倘若这次我能顺利平定姚氏之乱,带回传国玉玺,他将来便会传位于我。”
姚瑾策似乎对宗政憬的坦诚很满意,他抬眸,勾唇浅笑:“我同意将媚儿送回新京,由慕大人代为看护。不过……”
宗政憬挑了挑眉:“姚少主还有什么话,不妨一并说完。”
“其实也没什么,”宗政憬轻笑,“我只是忽然想到,将来我可以用传国玉玺换媚儿平安——想必皇帝陛下是不会拒绝的。秦王殿下不会怪我不肯将传国玉玺交给你罢?”
宗政憬淡淡道:“自然不会。媚儿的安危最要紧——何况,姚少主不是替我分析的很明白了么?我是父皇最好的选择,父皇素来心系天下,自然不会因我没有亲手带回传国玉玺而迁怒于我——不过,姚少主既然打算亲自献上传国玉玺以示再无复辟秦朝之心,为何不求些别的?只要父皇相信了姚少主,他自然不会再对媚儿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