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乱初起(第 1/2 页)
出乎姚媚儿的意料,那中年男子竟似一去不复返,在他离开后,她又吃过两顿饭,那中年男子也没有出现,除了送饭的丫鬟,也没有任何其他人出现过。
这对姚媚儿来说并非坏事。她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平安且安静的时间。时间越久,被找到的希望也就越大。
虽然地牢之中十分安静,但外面却早已翻天覆地,尤其是百里之外的新京。
距兰州八县死了五个知县一事已经将近一月,如今这五县地方官之死尚未查清楚,便又有噩耗接连传来,虽然不似兰州一般一下子就死了一半多地方官,却也有八个州府一共死了九个知县,其死状皆如兰州几个知县,毫无预兆,悄无声息,就这么突然死了。此时,兰州传来消息,原本去祭祀外祖的秦王殿下无意中去了兰州成安县,机缘巧合之下认出成安县的知县原是死于前朝秦氏的秘药——这种药每个王朝都有,一般用来处置不方便明着处置、需死后留一个体面的权贵。此等秘药究竟有何特殊区区县城仵作自是无法得知,但身为皇子的秦王殿下却是知道的。于是仁庆帝大笔一挥,干脆下旨令秦王彻查此事。
虽说群臣鉴于秦王殿下平日的荒诞不羁,对秦王殿下并不抱什么希望,但这也没什么要紧的,毕竟他发现了最重要的线索——这些官员均是死于前朝皇族秘药。
——如今还有可能掌握前朝皇室秘药的,能有谁?自然是那个不可说的姚家了和姚家护着的君氏遗脉了!姚家定是将君氏遗脉扶持在手,如今突然这样高调,意欲何为简直是司马昭之心。
正在群臣惊悚间,边关告急。竟是北境的喇耶国以为景朝官员接连死的不明不白,景朝必有内患,想趁机扩展疆土,遂在两国交界蠢蠢欲动,眼看北境之乱迫在眉睫。
至于姚氏与君氏——或者说,前朝欲孽——很显然他们与兰州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果真如此,这些人经营六十多年,依着眼前的阵仗,其势力想必已能举旗一反。兰州与喇耶国一南一北,必使景朝分散有限的兵力,最后顾此失彼,如此一来,令人不得不深究,这喇耶国,究竟是趁机捞点便宜,还是与人共谋?若喇耶国是与前朝余孽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那么,其余边境相邻之国是否有参与进来的呢?甚至……前朝遗留的这些势力,如今到底成了甚么模样?
正当朝堂沸腾之际,与兰州相邻的潜州知府与七个知县全部被人拿下,潜州府一夕之间便被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控制住,那些人的首领自称乃是前朝末代兴帝嫡孙,当初宗氏窃取君氏江山,又暗中想要将君氏遗脉赶尽杀绝,罪不容恕。既然当初宗氏曾以君氏无继为由“推辞不下”才建立景朝,那么如今君氏继承人再次,是否应该将秦朝江山还给君氏?若是宗氏执迷不悟,他们只能起兵匡扶秦朝社稷。
举朝哗然。景朝太平了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出现内乱。
——到此时,也不知景朝的开国皇帝是否会懊恼当初太过沽名钓誉,以至于给了姚家这样好的一个起事理由。
不过这种话也不是姚氏说什么便是什么的,仁庆帝立刻颁布圣旨昭告天下,严明潜州作乱的乃是前朝姚氏,他们所谓的兴帝嫡孙根本就是姚氏之人假扮,这些人狼子野心,想凭借一个莫须有的君氏遗脉动乱江山,简直罪不容恕。同时,调遣北林军前往潜州平乱。北林军,三年前开始便由容王率领,其中更有一半人是容王旧部。北林军骁勇善战,经验丰富,说是大景王朝最精锐的部队也不为过。
与调遣北林军的旨意同时下达的,还有另一道圣旨,那便是命令正在兰州查案的秦王迅速接手兰州府的所有士兵,守住兰州城,决不能让前朝欲孽跨过兰州府,直奔新京。
这次朝臣们不淡定了。
让秦王殿下查一个已经没什么追查意义的连环杀人案并没有什么要紧,但是将兰州府的守兵全部交给秦王殿下,这如何能行?秦王殿下在新京就没干过一件正事,将兰州交给秦王,等于是将新京交给秦王,将新京交给秦王,等于是将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秦王身上。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