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阿三还有救吗?(第 3/4 页)
要是按照诸夏的征召传统,算得上最应该被征召并不是首陀罗和贱民,是刹帝利和吠舍才对。
刹帝利能够算是军功世家,诸夏要是进行动员,首先动员的就是军功世家。
吠舍则算是商人阶层,诸夏的动员制度中,商人和赘婿是比较靠前的征召群体。
依照诸夏的征召制度,阿三种姓制度中的首陀罗和贱民相反会是征召序列中排名靠后的群体。
诸夏历来是知道哪一类群体上了战场最有用,例如会优先征召百姓之中的良家子,除了良家子家世清白之外,还有足够的訾产来武装自己,再则便是有足够的追求军功欲望。最重要的是,他们一旦当逃兵或是投降,家乡的亲族会付出代价。
“我们并不想改变他们太多。”冉闵耻笑了一下下,满是嘲讽地说:“就让他们继续腐烂下去。”
汉人是征服者而不是解放者,没有那个义务去改善阿三的制度,那就是为什么不摧毁种姓制度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阿三的种姓制度对征服者非常有利,他们的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征服者的特权而被设立,征服者空降下来成为新的最高阶层,谁打服了他们都能立即当大爷,称得上是无缝连接的构造。
“走吧。”冉密转身迈步:“看一看整训做得怎么样了。”
以往贱民被征召起来压根就不会经过训练,是集中起来就被拉上战场。
汉人是拿阿三当炮灰没有错,只是军事传统太过悠久,觉得哪怕是炮灰经过短暂的训练,大概是能从消耗敌人的炮灰,变成至少能杀些许敌人的炮灰。
“不训练是绝对不行的。”冉闵看着被麻木训练的阿三,深深皱眉说道:“要是连最基本的号令都无法服从,要来干什么?”
诸夏的军事历史上有过无数次的例子,证明军队的数量从来都不是越多越好,军队就该有最基础的调度能力,要不纯粹就是浪费粮食和给敌军送人头。
最为关键的是,天竺幕府对阿三的训练已经持续将近两个月,成果却是近乎于没有。
“他们太麻木了。”张石评价道:“他们服从征召踏上战场,不是为了去杀死多少敌人,很像是期盼被杀之后能有美好的来世?”
“……”冉闵一时间表情变得有些僵硬,他想起了很不好的往事:“曾经在石碣的肆虐之下,我们何尝不是求死。”
还是有区别的,汉人麻木是麻木,可至少还抱着能杀几个是几个的念头。
看看那些阿三的眼神,再看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无法从眼神里面看到任何正面的东西,那一脸的不耐烦再加上被一再纠正就是改不过来的肢体动作,就是一帮等着去死的家伙。
冉闵带着众人离开贱民训练区,来到的是首陀罗的训练区域,可算是看到了一些稍微正面的东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