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我的故乡(第 3/4 页)
遂宁城西三里许,卧龙山间,保唐寺(亦即现在的广德寺)。[注:川中佛教庙宇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中,建于唐朝(公元618年前后),原名石佛寺,大历二年(767年)更名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年),敕名“禅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年),敕名善济寺。]故此书中,为符合历史情节,暂以保唐寺称之。
凌星男来到保唐寺外,他望见寺内灯火通明,烛光映天,不时还传来阵阵诵经念佛之声。他默默地站在保唐寺山门外的树林中,静听着经文……
这一刻,他的心也平静了许多。
自他回到故乡,后又去了爷爷的坟前拜祭,他的心便已经不安了。
愤怒、仇恨……渐渐笼罩着他的心。
然而,当他来到保唐寺外,静听和尚们的阵阵佛经后,心中的波澜便开始平息了不少。
凌星男远望着紧闭的寺门,看着寺门前那一对橙黄色灯笼下映照着的“保唐寺”三个字,他迟疑了。因为,他知道一旦敲响保唐寺的大门,他回来的消息用不了半个时辰便将在遂宁城中传开……
毕竟,保唐寺中数百名和尚、杂役,终会将他回来的消息传出去的。
但是,他走到这里了,还能后退吗?
另外,凌星男此行的目的,当然是要去保唐寺中找到凭空大师。将景仙临终所托之事办妥,更主要的他去找凭空是因为……
也许,只有凭空大师才有办法将他体内混乱霸道的几股真气融合化解。免得他每次施展真气时,那几股真气再度互相冲撞,令其痛不堪言……
想至此处,凌星男经过短暂的迟疑后,他挺直了身体正准备向保唐寺的大门走去……
便在此时,保唐寺外的青石长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久,果然有十来人勿勿忙忙地向保唐寺大门奔来。这些人,个个都身着白衣、手提清一色的四尺青锋宝刀,刀鞘上雕印着赫然醒目的星、云标记……
凌星男一见这些人,他陡然间激动起来。原来,来的这些人正是星云山庄的弟子。
四大长老来了二个,九大弟子到了五名,其余的普通弟子有凌星男认识的,也有其不认识的……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翻云手’熊云飞、‘袖里乾坤’云霄这二大长老,后面的九大弟子自然便是大弟子司马云天,四弟子尚天鹏,五弟子黄飞勇,六弟子诸葛清风,七弟子陆小端。
凌星男望着这些人,仿佛又想起了过去的时光……九大弟子自小在一起习文练武,四大长老更是没有少指点他们的功课和武功。那个时候,他们个个都相敬如宾,亲如一家人;可如今,凌星男与他们之间有一条无法弥补的裂缝,时光不可能再回到从前,星云山庄上上下下更是欲将他绳之以祭两大庄主、除之而后快……
可是凌星男的心底却并没有半点憎恨他们,因为他知道罪魁祸首不是他们,他们也只是被奸人的阴谋给蒙蔽了。
而此刻,走在最前面的‘翻云手’熊云飞叩响了保唐寺的大门。
不久,大门吱呀一声启开。从里面,畏畏缩缩地走出来二名灰衣僧人,这二名僧人均手持齐眉短棍,显然戒心十足的样子。
僧人一见到来的是星云山庄的人,立时放宽了心,全身上下也舒缓了许多。
当先的一名僧人,果然单掌合什,笑脸相迎道:“原来是星云山庄众位施主驾临,请进,请进……我家住持已久候多时了。”
说完,另一名僧人已将半掩的寺门敞开,作势引路。星月山庄众人在熊云飞、云宵带领下齐向寺内走去……
待这些人全部进入保唐寺内,大门又嘎然一声紧闭。
凌星男见状,心头不由一震。寻思道:“难道星云山庄的人已经知道我回来了?想事先埋伏在寺内等我到来……”
凌星男经过二年的流浪生活,他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胸无半点心机的少年了。
人便是这般,经一事长一智,随着岁月的车轮在脸上留下痕迹,我们的思想在成熟、心智在健全,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能力更在不断加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