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融意于字(第 3/3 页)
虽然现在医馆对于杨致远来说可有可无,但在准备开医馆的事上杨致远也尽心尽力,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吴老。
晚上,杨致远一家坐在一起,在商量着给医馆取名和医馆开业的事。
小东西银月在几人间打着转,这里嗅嗅,那里闻闻,每一刻安宁的。
三天前的晚上,银月像往常一样将自己的能量线条分布在宅子上,通过宅子来吸收月华。
由于这样吸收的面积大了,吸收的月华也多了许多,所以银月保持了这样的修炼习惯。
那晚,正在修炼的银月无意之间居然跑出了一直被限制着的范围,这让银月和杨致远一家高兴不已。
从那天以后,一到晚上,银月就在整栋宅子里乱串。
“吴叔,你看这医馆得取个什么名字好?”杨父看了看吴老,问道。吴老是家里的长辈,取名的事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名字啊?医者,妙手回春,悬壶济世,济世我们做不到,不如就叫回春堂吧!你们看呢?”吴老想了想,想到了这么一句话。
“回春堂,好,就叫回春堂!”杨父念了念,觉得挺好。
“远儿,明天你把字写好,拿去刻起吧!”吴老见大家都没意见,就对着杨致远说到。
很早开始,每年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春联就是杨致远自己写的了。在吴老眼里,杨致远写的字是非常好的。
“好嘞,吴爷爷!”见吴老叫自己给医馆题字,杨致远答应下来。对于写好这几个字,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样练过功以后,杨致远准备好笔墨纸砚。站在桌子前,杨致远没有开始动笔写,而是开始静心。
他想将他前段时间在天地之间体悟到的生机给写入到字里。世间的大书法家能够将自己的精神融入自己写的字当中,虽然杨致远不是书法家,但他也想试试。
静下心来,杨致远在心中孕育着心中关于生之气息的感悟,整个人身上的气息都为之一变,充满了活活泼泼的气息,就像是大日初升,万物生长般,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