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我已经不再是我(三)(第 3/4 页)
“我是有个同学在省报……”屯茂林说着沉吟着:“党校教员更能在理论上发挥优势,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冯喆点头听着,屯茂林又喝了一杯说:“我父亲就喜欢这杯中之物,我还收到过他寄来的几瓶陈酿,他说是你给他的,他也喝不完。”
屯茂林的一句话让冯喆想起了很多往事:“我从刚刚到半间房那阵子开始起,一直到后来,老县长对我的帮助都是任何人难以替代的,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难题,也总是向他求教……”
屯茂林和冯喆又喝了几杯说:“我和报社的那个同学,已经很久没联系,属于君子之交,如果是城市晚报,我倒是认识几个人。”
城市晚报是省城的报纸,屯茂林看着冯喆说:“省报的同学叫邓松年,这人,属于文雅一派,略喜琴棋书画。”
冯喆明白了,屯茂林的意思是这个邓松年喜欢让人送他礼物,礼物偏文化方面,而顾南峰既然说邓松年和他的关系,也有要冯喆给他送礼的含义。
送礼就送礼,礼尚往来,如果真的能在省报发表文章,对于自己目前而言是很有好处的,冯喆心说自己就知道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顾南峰大概是出于很多方面的因素才有举荐自己文章的举动的,第一就是和屯茂林认识,熟人才好办事,脸不熟谁给你送礼物你敢收?
第二则是顾南峰了解到了冯喆的处境,只有在步履维艰的时候人才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就像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如果在省报发表了文章,拿出去就能说的起嘴,这对于改善冯喆的境地很有帮助。
而且顾南峰说的很艺术,能发就发,可以理解为冯喆要是不上道,那就可能发不了。
那么,顾南峰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还干过这样的事情没有?这不言而喻,或许,顾南峰和邓松年就是形成了某种利益链接也不一定。
再有一点,冯喆觉得屯茂林似乎不齿于提及那个邓松年,否则都是在一个城市里生活的同学,说君子之交,实在是很淡漠的关系。
一个人有喜好就好打交道,有喜好就有不喜好,喜好就是弱点,投其所好,就是机会,爱财的送钱,爱色的送美女帅哥,爱吃的就宴请珍馐美味,爱玩的就花天酒地,总有一项能击破壁垒,就看你怎么找机会。
晚上回到党校已经是十点,到了宿舍跟前发觉有些异样,进到屋里面阮煜丰并不在,房间里乱七八糟的像是被日ben人抢掠过似的,冯喆想想就敲了三零八的门,听到里面说请进才进去,里面焦海燕和王趁铃都在,王趁铃斜靠在床上正玩手机,本来是盖着外套的,见到冯喆却故意的将外衣撩到一边,说:“哎呀,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好像你来我们这里是屈指可数的吧?”
“绣房重地,闲人免进,”冯喆笑笑的说:“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我就说哪阵风能将你吹过来,”王趁铃等冯喆将她只穿着紧身保暖衣凸凸有致的身体看了个饱,终于坐了起来,披着外衣问有何贵干?
焦海燕刚刚敷上了面膜,也是斜躺在床上盖着被子露出了面目全非的脸,闭着的眼睛上还盖着两片白白的东西,腿倒是半挂在床沿上,脚上提拉着拖鞋,脚后跟的肌肤很细嫩,口齿不清的说:“有个女的刚刚来闹,阮煜丰和那女的这会出去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