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哑然不语(二)(第 2/3 页)
冯喆为什么不离开梅山?
高建民坐了起来,轻轻的穿上拖鞋又到了阳台,他打开窗户,点着了一支烟。
夜色如魅,这个县城终于陷入了沉静,对于未知的事物高建民是有选择的探究的,神神鬼鬼,高建民从来不去理会,他就爱琢磨人,也因为工作的原因,他等于琢磨了一辈子人。
人类社会所有的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人和人的问题,解决了人的问题,就也没有了问题。
一支烟就要吸完,高建民终于觉得这个年纪轻轻的冯喆,这个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的冯喆,非常有意思。
这个世上,对于人来说,最难还清的就是人情债,最让人难以释怀的,就是让别人觉得他从心里欠了你什么,而且,欠了你的那些内容还是用金钱或者别的什么物质难以替代和偿还的。
冯喆救了裘樟清的命,这对于裘樟清来说,就是欠了冯喆的人情债,裘樟清的命不能以一命偿还一命的方式来回报冯喆,所以她就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升冯喆的职位。
但这样就能让裘樟清从今以后不感恩冯喆吗?
不能。
要是裘樟清在离开梅山的时候让冯喆跟自己离开梅山,或者给他安排了别的去处,冯喆却没有愿意,那么这个冯喆不是傻子,就是自己活了五十多年来见过的一个比较特别的人了。
以自己对冯喆为数不多的了解,这个年轻人绝对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容易冲动的人,这小青年做事,绝对会三思而后行,而且每走一步,至少会多考虑几步今后要做的、可能会发生的事物,那样的话,冯喆会考虑不到裘樟清离开了梅山,他留在梅山就是给某些人当随即而来泄愤的靶子?
既然如此,冯喆坚持留在梅山,做什么?等待着被郝爱民和赵兴云传唤进检察院还一语不发,顽抗到底?
假如,自己是裘樟清,要是知道了冯喆这个曾经救过自己命的人,因为自己的原因在梅山遭到屈辱,会怎么办?自己会怎么做?会有何反应?
逆鳞!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