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田公竭心为政务,陈英倡言建新军(第 2/4 页)
接过文书,看了几页之后,庞岳更是暗自称奇。
其实,关于都司衙门的改革说起来也并不复杂,就是打破原有的笼统体制,在衙门内分设不同的机构以处理不同的事务,以求做到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可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也并不轻松。庞岳也深知此事绝不是短时间所能完成,因此上次只是提了个大致的构想,至于各种细节则并未深入。
然而,此刻摆在眼前的这份文书却是相当的详细、周到。从各个新机构的设立、权责的划分到人员和经费的调整分配,再到新机构成立后的运行规则与各项日常管理制度等等,无不进行了阐述。后面甚至还附上了一份名单,列出了一些重要岗位的任职人选。不难看出,田世尊为此事费了不少心血。
“好!先生之才,我不得不佩服!此书真可谓解了湖广都司的燃眉之急啊!”庞岳大喜,交口称赞道,“先放在我这,这两日容我再仔细看看。另外,我这里也有一份草案,虽然只有个开头,但也想请先生过目。”
庞岳所说的这份草案是最近几日抽空写的,本来还准备进一步完善之后再与田世尊讨论,现在看来,下面的大部分工夫都可以省掉了。
田世尊接过庞岳的草案,看完之后也是甚为惊奇,笑道:“大帅高瞻远瞩、考虑周详,倒是学生班门弄斧了。”
“先生何出此言?说实话,我暂时也只能想到这一步,至于后面的细节却是再也难以下笔,若是没有先生今日送来的这份详细章程,我还不知要何时才能茅塞顿开。”庞岳谦虚道,“我的大致构想便是在都司衙门内设立农垦、户政、财税、兵役、承建、工商、监察,制造八局,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前五局,先生提交的章程里都有涉及,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即农垦局管理屯田耕种、垦荒等事宜,户政局管理军户、匠户以及衙门吏员的档案,财税局负责钱粮调拨与征收,兵役局负责征收兵员以及对军属的安抚,承建局负责城墙、厂房以及大军营房等各类设施的建造。至于后三者,制造局已经成立,不必赘述。与先生的方案唯一有出入的地方可能就是工商和监察两局的设立。”
田世尊点点头:“确实如此。至于大帅所说的监察局,顾名思义,应当是司监督察举之职。此局的设立确有必要,是学生疏忽了。不过这工商局又是为了司何职?目前湖广都司名下并无商号,各地现有的商号又皆为当地士民所有,并不在都司衙门的管辖之内。因此还请大帅示下。”
“先生真是一眼便看出了症结所在。”庞岳说道,“没错,监察局的设立正是为了行使监督察举之职,负责对都司衙门辖下各机构的监督、奖惩、考核等事务。至于这工商局,目前我湖广都司名下虽无商号,不过很快便会有的。到时候就由工商局统一管理,各处铁矿也可一并划入。”
“大帅的意思是由都司衙门出资开设商号?”
“先生说对了!”
“但此事并无先例,更何况还与朝廷的规制不符,若要实施,怕是阻力不小。”
“先生不必担心,行此举并非是为了某少部分人的私利,往近了说,是为了使湖广镇能实现开源,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往远了说,也是为了驱逐鞑虏、中兴大明。我等问心无愧,又何必在乎阻力?至于违制一事,当今天子圣明,只要是有利于大明复兴之举,想来他也定会明察秋毫。”庞岳道,“说起这开设商号,我有一些初步构想,想听听先生之见。”
“大帅请讲!”
“等开设的各商号实现了正常运转之后,盈利可分成四部分。其一上交财税司,其二用于商号的日常运转,其三用于拨付掌柜和伙计们的工钱与奖金,其四则折算成股份分配给有功的将士们。”对经商一窍不通的庞岳果断地剽窃了后世著名的“四马分肥”。
“股份?”田世尊对这个新名词产生了疑惑。
庞岳又大致地进行了解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