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庞大帅攻城在即,尚老贼转忧为喜(第 2/3 页)
......
一阵阵充满挑衅意味的戏谑叫骂传上城头。尚可喜闻言,气得脸色发青。
旁边的一员亲将赶紧道:“王爷,要不要把那些斩获的伪明贼军首级再挂出来,灭一灭贼军的气焰?”
“放屁!”尚可喜骂道,“你长的是猪脑子吗?!你是要灭他们的气焰还是要鼓舞他们的士气?”
挨了骂的亲将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尚可喜却不再过多理会,简短地交代几句便带着亲随离开了,眼不见为净。
城外的游行仍在热热闹闹地进行,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方才结束。到此时,被押着游行的满洲俘虏兵已经被折腾死了一小半,其余的也悉数被按住朝城头跪下。随着刀斧手手起刀落,几十颗蛮夷人头滚滚而下,又一阵欢呼声汹涌而起。
......
夜幕降临,湖广镇中军帐内,庞岳用过晚饭、又处理了几件呈报上来的军中紧要事务,心里边难得地放松了下来
明日的攻城战固然非同寻常,但战前的准备均已就绪,过多的担忧反倒是多余。即便有什么一时没有考虑到的环节,也有参谋司负责安排。身为一军统帅,若是事必躬亲,绝非明智。
经过长期的领兵,且不说指挥艺术提升得如何,仅就心态而已,庞岳自认为已改进了不少,这也算得上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若要放松,便彻底地放松,也正是出于这个习惯,庞岳暂时不再看军报,甚至连与行军打仗沾边的兵书也全都放在了一边,而是翻开置于案上的一本空白文册奋笔疾书了起来。
他写的不是奏折、不是命令,更不是私人书信。说出去,难免会令人嗔目结舌,是小说。堂堂侯爵、数万大军的统帅,大战在即却在悠闲地撰写小说,不仅是大明,恐怕自古至今,庞岳也是仅有的一位了。
一边写,他一边整理着思路:按照接下来的情节,郭靖与黄蓉大闹中都赵王府之后,结伴南下,在长江边上遇上了洪七公。也正是在这段时期,洪七公收了郭靖、黄蓉为徒,并传授郭靖降龙十八掌......这一系列情节倒是了然于心,一清二楚,只是这降龙十八掌究竟是哪十八掌?
想来想去,庞岳也只记得其中的十二掌,剩下的六掌却是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了。无奈,只好自己创作。虽苦思冥想,他心中却也有几分得意。因为再等过个几十年,当后世之人评论起这部武侠经典之作时,也定少不了有这么一句:此书便是庞公慕远在征战之余所著,虽时间仓促却也不失为经典,实在难得。
庞岳的创造能力也不算差,写不得多时,剩余的六掌便只剩了最后一掌。想的累了,便暂且放下笔,饮几口浓茶,端的是清闲非常。正欲提笔再写,忽听帐外脚步急促。
“大帅,情报司急报!”卫远急匆匆地入得帐内。
“拿过来吧!”庞岳放下笔,虽有些不详的预感,但还是不动声色道。
卫远急趋几步,将情报送上。
展开后只扫了一眼,庞岳便蓦地站起了身,适才的悠闲立时烟消云散。纸上的文字令他背脊发凉:......襄阳城破,王光泰、王昌兄弟率残部向西突围而去,暂不知所踪。清开归总兵高第率军留驻襄阳,湖广提督孙定辽、河南总兵张应祥已率主力南下支援荆州,马步军合计一万有余......
“消息是何人传回?让他进来!”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