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薛神医(第 3/4 页)
文天祥一愣,顿时对这名小姑娘的身份有些好奇了起来。
虫草,人参,灵芝,燕窝,都是名贵药材,小姑娘一开口便要这么多,这药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名太平惠民局的坐堂郎中竟然不假思索便答应了。
说什么记到自已名下,他们认得自已姓甚名谁吗?又到哪里去找自已的人呢?
看这郎中的样子,他们两人多半此前便相识。只是,既然相识,为何却又不相认呢?老医生对她如此唯唯喏喏,这小姑娘的身份不一般啊。
“喂,你姓甚名啥,何方人氏,家居何地,快报上来,好让人家记帐。“小姑娘开始进行户口调查。
“晚生姓文名天祥,字履善,庐陵人氏,此番是来京赴考。“文天祥如实说道,并无半分隐瞒。
不管她有何来头,以自已马上便是新科状元郎的身份,也担当得起。
若她出身尊贵无比,那也断不可能来为难自已这个新科状元。若她真是市井无赖,妄图来敲竹杆,知道自已是新科状元之后,也必然只能逃之夭夭。
“莫非是此番省试中名列第七的文天祥?“那名老医生听他一说,便问了这么一句。
文天祥一愣,想不到自已此刻便已经这么有名了。
不过,实际也并不奇怪。科举考试是国之大事,更是临安城的盛事,后世高考可能只有考生或者家中有孩子参加考试才特别关注,毕竟只是一群中学生的考试,虽说影响到学生的前程,但也只是有影响而已。
与科举这种上至七十岁老翁,下至十几岁孩童都一同参考,考出来就是真正的人上人的考试相比,高考只能算是小儿科。
高考这样的考试尚且引来无数人关注,科举考试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临安城中这段时间,上至天子朝臣,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议论科举考试。
这段时间,临安城街头巷尾,所有人的话题都在围着科举转。
更何况,官方还在敲锣打鼓的宣传着。
这些天,稍微有点名气的举子,或者在省试中一鸣惊人的举子,他们的名字,都已经传遍全城,传遍了各个茶楼酒馆,说书场。只不过,人数太多,名字太多,有些人偶尔听说一两回也未必记得住,除非是如谢枋得这般明星人物。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