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依计行事(第 2/3 页)
升任亲卫大夫?
这完全不合常理,官家究竟是何意?
枢密承旨虽然也是管理军务,但宋朝以文制武,枢密院这个类似于后世军委的机构,一般由文官掌控,这个机构里面的官员也由文官充任。
文天祥是正途的科举出身,担任枢密承旨,节制新军,这倒也符合大宋以文制武的祖宗家法。
但亲卫大夫乃横行十三阶中的第十一阶,却是实打实的武官,向来皆由有战功的武将担任,自己一个状元出身的文官,升任亲卫大夫,官家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文官转任武官,虽不常见,倒也并非没有!只是多数情况下,文官转任武官不仅不能升官,还要降级使用。
大宋重文轻武,这是政治上的事情,文官礼遇高,升官速度比武官快。
但同级别的武官,俸禄却比文官要高得多,大宋对武官,一向是厚其禄而薄其礼。
亲卫大夫比他现在这个枢密承旨,每月俸禄却是要高出几倍了。
许是见自己训练新军颇见成效,有意让自己专心带兵了。
大多数文人不愿意转任武官,文天祥对此倒是并不在意,毕竟他科举状元的出身摆在那里,无论他如何领兵作战,或者充任武职,朝野上下官员乃至天下百姓,也都会将他视作文人而不是武人,升迁也绝不会受阻。
正如范仲淹领兵多年,也没有人将他视作武人一样。
正暗自思索着,却听董宋臣又接着说道:“此次前来,还有两桩事,一是替官家看看文大人您的伤势如何了,官家甚是惦念。二是蒙古国的董文蔚率兵进攻襄阳,官家让我来问问文大人您有何良策?“
蒙古果然进攻襄阳了,一切都没有改变,文天祥松了一口气。
刚才情侦所传回来的消息,朝廷突然降旨,将蒙古使团全部下狱,正奇怪是何缘故,如今可算是有了确切的消息了。
“官家如此关心微臣,待微臣恩重如山,天祥无以为报,只能殚精竭虑,兢兢业业的当差办事,为朝廷效力,以报官家恩典之万一。“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