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第 2/3 页)
赵昀沉声道:“此人也是多年的宿将了,襄阳料无大碍。赵葵走了几日了?“
“算算日子,应该已经到江陵了!臣已经分别给赵葵和吕文德发去了紧急公文,令其整顿京湖各路军马,一则防止蒙古人声东击西,乘虚而入,二则随时做好策应襄阳的准备。“
“如此甚好,程卿,襄樊二城,乃国之屏障,不容有失。有什么军情,要随时向朕奏闻。你是宰相,军国大事,你还得多担着点。朕前日听说你有一个叫程晓的侄子,被刺客所杀,为国捐躯了,朕打算追封他为太中大夫,以表彰他的功绩。“
程晓与蒙古使团之人在三元楼秘密私会之事,外面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了,如今追封程晓,就是为其正名,表明他并没有过错,以平息外头的流言,安抚宰相程元凤。
“谢陛下恩典!“听到程晓之事,程元凤情绪颇为激动,满脸皆是悲伤之意。
赵昀点了点头,对自己驾驭大臣的帝王之术暗自满意。登基这么多年了,终于还是懂了,若是在刚登基为帝的时候,恐怕还会继续追究程晓之罪,更别说追封官职了。
如今这般处置,却是要好得多了,至少程元凤不会有太多的不满。
哪怕是对程元凤非常不喜欢,但只要还用他为相,就要考虑他的观感,君王与宰相要和睦,否则,朝政必然大乱。
当此内忧外患的关口上,朝廷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说完了程晓之事,赵昀话锋一转,又说道:
“蒙古鞑子一边派使臣与我大宋议和,一边却以重兵进犯襄阳,此等卑鄙行为,朕岂能容忍,马上传旨,将蒙古使团一干人等,全部收押入狱,听候处置。“
说到那些蒙古使臣,赵昀满脸皆是怒意,这些人太可恨了,竟敢如此欺朕。
幸得早有准备,有赵葵坐镇江陵,统领京湖军马,策应襄阳,蒙古人也未必就讨得了好。
想不到竟然真的被文天祥说中了,赵昀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此人当真是一个人才,过去一年中,凡他所办之事,一桩桩一件件,皆办得极为得体。
新年之后,又发行了一批国债,也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朝廷的财政难关,竟然就这般化解于无形。
只是婧儿的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