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话题(第 2/2 页)
这一回文府,许多应酬便免不了。按说春节将近,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过年,应该是没有太多空闲时间的。但一回到文府,文天祥便发现自己这个想法大错特错了。大家都很闲,非常闲,个个都闲得蛋疼。
今日喝酒,明日吃饭,后日吟诗……总之,大家都很闲,所以这每天的宴会邀请,过府拜访,从来就没有断过。倒是将文天祥给忙坏了,一刻也停不下来。
这不,今天又有几个同年相邀,要一起去三元楼喝酒。
当初他们都是举子身份,如今却都在朝中为官,同榜进士,便有了同年之谊,关系自是有所不同。
能留在临安城中做京官的,要么是科举名列前茅的,要么就是权贵子弟,世家后代。一般的人,中进士之后,通常都要在外地做几年官,才有可能被调回临安城来担任京官。
如今做了官,再回三元楼,自是春风得意。
三元楼中的掌柜伙计,看他们的眼光也大大不同。文天祥与三元楼的何掌柜,当初那点过节,也早已风消云散。当听得文天祥与同年进士,一起来三元楼喝酒之时,何掌柜连忙出来迎接,点头哈腰,极尽阿谀之态。
至于当初与文大人打赌,后来在临安城中游街示众,丢人现眼之事,那都是一时玩笑。承蒙文大人看得起,才会与我老何开这样的玩笑。
什么?怀恨在心?怎么会呢?那是荣幸,荣幸懂吗?
今日与文天祥一起来的,一共有九个人,有四个人并不是同年的进士,却都是临安城中的权贵子弟。不过,今日来这里的人,年纪都不大,血气方刚,正是少年得意时。
众人一起在楼上雅间坐着喝酒,又有歌女在一旁吹拉弹唱,好不快活。喝到兴致高涨之时,大家的话题也慢慢聊开了。
“我听说,这次蒙古鞑子来我大宋议和,要求我大宋每年给他们进贡20万银和布,你们都听说了吗?“
“蒙古鞑子想得美!我大宋岂能向他们进贡?别说20万银和布,就是20,也别想!“一人借着酒意,大骂道:”早就该将那几个鞑子使臣都斩了,也好告慰我大宋将士的在天之灵!“
“对,说得不错,可恨朝廷一些奸臣,竟然派兵将蒙古鞑子的使臣保护起来。“
自从端平入洛,南宋与蒙古大战之后,蒙古已经派过几次使臣出使南宋。不过,都还没有走到临安城,就被地方官吏给关起来了!
这个时代的蒙古,特别喜欢派使臣,而在大多数宋人的眼中,这些使臣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当然,宋人的眼光是很准的,事实确实如此。
听到他们几人的谈话,文天祥微微一笑。终于说到自己想要说的话题了,也不枉自己出来陪他们喝酒,还需得好好引导他们一下,让他们去试试三元楼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