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使者(第 2/3 页)
古代社会是一个经验社会。很多事情都说不出原理,只是凭借人类长期的经验行事。古人在很多时候,也不去深究其中的原理。即使有些探究,也通常不是很深。
现代社会则不一样,对于任何事情,都会进行深入的分析,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正是科学原理与经验文明的结合,才有了现代科技文明的大爆发,有了技术上的突飞猛进。
这也是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根本性区别。
古人会想到,弓的力量越大,箭射得越远,杀敌的威力就越大。
而现代人则会分析,用一百斤的力量能杀死敌人,而你用了一百五十斤,那就是浪费了五十斤的力量。
进一步的分析则会发现,用一百斤的力量可能有60%的概率杀死敌人,用一百五十斤的力量,杀死敌人的概率能提高到80%。但用一百斤的力量,你能杀敌两次。而用一百五十斤的力量,只能杀敌一次。
在用多少力量杀敌的问题上,并不是力量越大越好,而是在杀敌概率与力量的大小之间,有一个平衡点。处在平衡点上,才是杀敌效率最高的。
更进一步,现代人会用数学建模进行分析,统筹考虑各项条件,最终取得最佳值。
当然,文天祥无法这样去做,这需要大量统计数据和计算机系统的辅助。
但文天祥至少在心中有一个估算值,大略知道宋军对于弓的力量追求过头了。
增加每一个士兵的射速与增加士兵人数不一样。如果每一名弓箭手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射出多一倍的箭,那么,一千名这样的弓箭手,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远远超过射速比他们慢一倍的两千名弓箭手。
原因很简单,战场上的空间有限,弓箭的射程有限。人员布置需要一定的空间,超出一定的距离,便爱莫能助了。更何况,在战场上,只有最前面的弓箭手能进行直瞄,后面的弓箭手都只能进行抛射。
直瞄的准确度远非抛射能比,而直瞄的人员却是无法增加的。
除了这些弓箭之外,文天祥还给了军器所几张现代滑轮弓的图纸。但做出质量合格的现代滑轮弓并不容易,军器所的工匠们还没有能批量做出来,因此,没有给新军送来。若是那些弓箭送过来了,刘保勋和牛富等人,恐怕更要瞠目结舌了。
这个时代,要训练一名优秀的弓箭手,需要几年的时间。好在这些招募的新兵,大多数人本身就懂一些箭术,倒是可以大大缩短训练时间。此前虽然没有批量发放弓箭等装备,但几张弓还是有的。李保勋,牛富等人仍然对新兵进行了箭术测试。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