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讨好(第 2/3 页)
文天祥笑道:“我曾随异人学习观望天象之术,以前也曾预测一些事情,多数都被验证是对的。对这件事情的预测,我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不过,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依天象来看,此次大宋是有惊无险,最后必定会安然渡过的。”
观望天望,这当然是胡扯了。但文天祥作为穿越回来的人,已经预知了后面的事情,因此这话说出来,口气颇为肯定。
听了文天祥一番话,牛富等几个兄弟对文天祥越发崇拜,这位文大人,不愧是高中状元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能预测未来之事,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过,黄远是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儒商,多年来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是一个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人物,对文天祥这番说辞,颇不以为然。只在心中嘀咕道:“他也是从小读圣贤书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他怎么能说这样的胡话呢?不过,世间高才,非常人所能揣度,听他说得这般肯定,或许,他真有先见之明吧?”
“我手中的刀,早就饥渴难奈,只待蒙古鞑子南下,就要饱饮鞑子的鲜血,杀得他们屁滚尿流,建一番功业。”牛五性格豪爽,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听说有仗打,他便心中欢喜。
“适才文大人说让我助你一臂之力,莫非是想我让回泉州,经商造船,为日后训练海军,赚下本钱?”黄远是一个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听完了上面的话,马上就明白了文天祥的意思。
“正是如此!”
文天祥说道:“若黄兄能回泉州去经商,开设造船坊,建造巨舟。我在临安训练一支精兵,只待时机成熟,便扬帆北上,杀入蒙古的心腹之地。还望黄兄助我!”
宋代海外贸易繁荣,造船业发达,民间的造船坊,建造的船只之精巧,甚至还要胜过官方的造船坊。抗金名臣李纲就认为官方造船“决不如民间私家打造之精致“。
文天祥说完,拱手作揖,施了一礼。
黄远去襄阳,也是为了大宋守卫边疆。现在听到回泉州去造船,能发挥的作用更大,因此,略一沉思,便答应下来:“好!我回泉州去,开造船坊,助文大人一臂之力。“
文天祥大喜,有黄远相助,办海军的事情,总算有了一点眉目。虽然只是一个开端,后面还有很多纷繁复杂之事要处理。但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这个头,后面的困难,总有办法解决的。
任他前路多坎坷,我自披荆向前行。
几人谈了一阵,又继续喝酒,酒逢知己,一杯又一杯,最后都喝得酩酊大醉。
到了第二日,文天祥便将自己画的图纸,以及制造出来的六分仪都交与黄远。
文天祥将六分仪的原理细细说与黄远听,黄远听后大惊失色,赞叹不已。
此时的海船上,广泛应用的是罗盘,但罗盘只能指出方向,不能像六分仪一样,进行相对精确的定位。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