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逃跑(第 2/3 页)
反正也不是自己做主起兵,至少还有丁大全亲笔签字且盖过印章的御史台牒在此。
这御史台牒虽不是圣旨,但确实也是有效的公文,动用御史台牒,是可以抓捕大臣的。
当然,若说没有圣旨,仅用御史台牒便能去抓捕当朝宰相,这只能是一个笑话了。
但刘林很聪明的没有问圣旨的事情,有时候,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有他丁大全扛着,自己也是照章办事,至于要抓的那个人是谁,我刘林是一个带兵的大老粗,我也不管。
无论能否洗脱自己的罪名,至少也是一个推脱的借口。
当这一百余名士兵全副武装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尚在夜市中闲逛的市民略微有些惊讶。
虽然南宋这些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下,但临安城中还是一派和平的景象,晚上突然有上百名士兵出现在街上,这并不是常有之事。
不过,惊讶归惊讶,军队出动来办什么事情,那可不是小老百姓可以管的,至多是为酒楼中喝酒的汉子们增加一些酒后的谈资而已,胡乱猜测朝中又出了什么事情。
丁大全将自己的官服穿戴整齐了,又将另一个写好的奏本交给一直在他家等候的小黄门,这才带上自己签发并盖章的御史台牒,与丁韦刘林等人会合,直奔董槐的府抵而去。
仁明殿中,宋理宗赵昀拿着丁大全的奏本,神色若暴雨之前的天边之云,翻滚不定。
卢允升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喘。
赵昀将奏本放下,过了片刻,又将奏本拿起来,再看了一遍,才放下去。
“允升啊,对丁大全这奏本中所言,你是什么看法啊?”赵昀将目光望向了站在一边的卢允升。
是的,他对董槐很不满,非常不满,但赵昀并不希望在此时罢去董槐的宰相之位。
自己这个皇帝也算多灾多难,早年是史弥远专权,自己不过是一个不管事的“坐皇帝”。史弥远死后,赵昀才独掌大权,原本想着从此可以一展心中抱负,重整朝纲,收复失地,做一代明君。
却不想,端平入洛失败了,他付出了诸多的努力,最终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收获。
端平入洛失败后,他下罪己诏,后来又试图东山再起。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