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议论与决心(第 2/3 页)
很显然,文天祥与三元楼何掌柜打赌之事,已经成了一条爆炸性的大新闻,迅速在举子们当中传播着,不出几日,便会传遍整个临安城,然后再传遍天下。
不过,这正是文天祥想要取得的效果。
说白了,就是为自已造势。让自已的声望,名气达到顶峰,这样一个“佳话“,一件让天下人茶余饭后讨论的事情,便是自已的势,自已的声望。
等到自已真的高中状元了,那便没有人会说自已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只会说自已才高八斗,心中自有锦绣文章,自有那份状元舍我其谁的志气和傲气。
若是前世,他不会这样做,太过于招摇不是他的本意。做人要谦虚,要低调,不能过于张扬。
但这一世,不一样。
蒙古大军很快就会大举南下,大宋已经危在旦夕。若他还踌躇不前,不奋发向上,迅速步入朝堂,走进权力中心,再大举改革,为与蒙古军队决一死战做好准备,那么,大宋必亡。
与大宋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相比,那一点狂妄书生的骂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有圣眷,被宋理宗称之为“天之祥,宋之瑞“,若再在朝野之中有崇高的声望,那么,升官会升得非常快,他便能做更多的事情。
他不会再犯前世的错误,书生意气,与董宋臣这种内宦去斗气。
不会再辜负时光,在家歌舞逍遥度日,直到蒙古军队南下,朝廷要求率军勤王,方如梦初醒。
上一世,他是局中人,他并不能清楚的知道危如累卵的局势,总觉得以大宋的国力,还是足以抵挡蒙古军队的。或者说,他虽然知道一些,但并不知道得如此之多。
人,总会高估自已的国家。
就像现代中国人,也会情不自禁的高估中国的国力,这纯粹是出于爱国的情操。相信自已的国家,这不需要理由。
但这份相信,这份热爱,也会使人在这个国家陷入亡国危机之时,犹不自知。
人,一个强烈热爱自已国家的人,他看自己的国家,便如同热恋之中的人看自已的恋人一样,总是只能看到她好的一面,然后无条件的去相信她。
当年,他是宋人,他不相信大宋会灭亡。
这一世,他还是局中人,但他也是局外人。
他既经历了当年那场亡国之战,更是跳到了一个现代人的高度和角度,再来审视当时自已亲身经历的历史。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