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宋理宗的心思(第 1/3 页)
临安风云骤变,天际浮云奔腾不息,张牙舞爪,遮天蔽日,一时间隐约有天倾之势。
然而,无论天象如何变化,都不会伤了西湖的千种风情,万般美景,只是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就有各自不同的解读了。
昨夜又是一场暴风骤雨。
亲卫大夫文天祥与蒙古王公私通,图谋不轨,被端明殿大学士发觉,当场从文家搜出蒙古王公写给文天祥的信件十二封,证据确凿,事实俱在,文天祥被收押入狱,待今日禀明了官家,再作处置。
临安城中的消息向来传递迅速,半夜三更发生的事情,在天亮之前,就已经传遍了朝中各位高官要员的耳中,一时之间,朝野为之轰动。
这事来得太过于突然,也太过于匪夷所思,虽然丁大全宣称罪证确凿,朝中官员却仍然是不相信者居多。
但身居高位者非比那些热血青年,顾虑极多,在临安城中为官,最要紧的是明哲保身,哪怕心中明知此事蹊跷,却也不愿意站出来为文天祥说话。
不过,私下的议论总是免不了的。
也不知是哪位官员最先传出,丁大全栽赃陷害文天祥的消息便不胫而走,说得头头是道,有鼻子有模样,似乎他们亲见了一般。
也有人暗骂丁大全的卑鄙无耻,为文天祥叫屈,但却又畏于丁大全的权势威焰,不敢站出来指责,只能在心底里为文天祥叹息罢了。
状元及第的出身,名满天下的才子,就因为得罪了权臣丁大全,竟落得如此下场,难免令人唏嘘不已。
当事人文天祥倒是休闲自得的很,一点也没有蒙冤下狱的惨状,似乎他就是来监牢中度假的,只可惜这牢中没有美婢伺候,美酒畅饮,终究少了几分滋味。
不过,这也不防碍文天祥摆出一幅装逼圣贤的模样,他哼着小曲,唱着此时临安城中流行的清平调,毫无半分当囚犯的自觉。
原本要将文天祥下狱,怎么也得等官家下旨才行,但丁大全不愿意等了,以罪证确凿,谨防有变,事急从权为由,先将文天祥收押了。
奈何大理寺却不买这个帐,没有圣旨,他们就不收人,丁大全也只好先将文天祥收押到临安府了。
临安府知府方凡虽然不愿意得罪丁大全,却也不想往死里得罪了文天祥,毕竟,官家的圣旨还未下发之前,事情仍有可能会有变数和转机。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