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东亚风云17(第 3/4 页)
用洋人怎么了?你们被洋人欺负,老子使唤洋人,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只怕三四年之后,那些饱学之士就要给自己磕头跪拜,认下他们的新主子了!
棒岛于春季曝发东学傥起仪后,面对如火如荼的严峻形势,李氏国王甚至难以自行剿灭各地叛乱,遂邀请宗主国大清出兵慎压。
朝廷计较一番后,即派叶志超、聂士成率近三千名清军入棒岛平叛,随着战事愈演愈烈,最后增至二十营,约万人规模。
日本借口保护当地侨民与商旅之名,不请自来,入夏之后,登陆棒岛兵力已逾两万。
在小正天皇的许可下,早已静候多时的山县有朋立即辞去内阁要职,亲自披挂上阵,指挥第一军从釜山迅疾北上。
这次日本投入棒岛的主战兵力比历史上小的多,因为小正已经明确指示军方,不要把战事扩大,违令者切腹尽忠!
通过买卖油田,日本已经得到了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原始资金,足以推动本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次性吞并棒岛会引起俄国的不满,英国的警惕,其他列强也会借此机会对日本发难。
对东京来说,吃掉一半蛋糕或许更为合适,反正剩下的一半也在嘴边,根本就跑不了。
六月二十五日,日军攻陷汉城,立刻招募亲日皇室成员与贵族,成立了傀儡城府。
经过与大清方面的多次协商,最后确定三十九度线以南为日本势力范围,以北设立宽达五公里的隔离区,防止双方发生军事摩擦。
小正天皇与内阁成员举杯相庆之余,亲拟诏书,将南方李氏王国名定为……大韩王国,简称韩国!
新国王随即向日本称臣纳贡,向小正天皇递交国书顺表,遵日本为宗主国,为其提供一切安全保护。
双方在汉城签订《日韩友好同盟条约》,日本在韩享有驻军权,数量与兵种不限,驻扎地址任选。如官兵有犯罪行为,需交由日方全权审理。
日资企业享有永久免税待遇,购地价格不应高于韩国企业水平,享有员工工资自行制定权,韩方须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供日本客商来此投资,同时给予日本公珉免签证待遇。
韩军总兵力不得超过五千,每支部队不得超过两百人,所须购武器均经日方批准,方可装备。战时,日方拥有韩军最高指挥权。
政府公文不再只用汉字,而采用韩汉混用的字体,所有中小学校开设日语课,每年可向日本派遣一千名留学生,相关费用由日方负责。
北方国王高宗李熙对此敢怒不敢言,除了气呼呼地在自己房间里摔几个杯子,向驻平蘘的清军将领诉苦,别无他法。
驻棒岛的大清最高代俵袁大脑袋只能好生安慰其几句,以目前的态势和双方的军力来看,李熙能保住一半江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果日军执意北上,双方必将发生激战,叶、聂二人均没有把握击退日军,守住平蘘。
搞不好都有性命之忧,而现在这货还是国王,绝对是捡着了,李熙应该偷着乐才对!
大清与日本均对维持现状表示基本满意,至于本地土著满不满意,他们毫不介意。
为防止日方口蜜腹剑,兀自翻脸,朝廷派卫汝贵统领十二营盛军步队、吕本元麾下六营马队,随时支援叶、聂所部。
丰升阿率十营盛字练军与绿营、八旗各十营防守辽东半岛北部地区,聂桂林部(奉军四营)携绿营、八旗各五营驻防鸭绿江一线,吉琳将军长顺所部靖边军进行协防。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