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力挽狂澜6(第 3/4 页)
那么在全联盟范围内,确立经贸城市,并建立经济开发区,就是史无前例的大决心了。
从波罗的海沿岸一直到西北太平洋的远东地区,无一例外,全部囊括其中。
连“免税贸易区”这种典型的舶来品,都成为了眼下毛熊们耳熟能详的时髦词汇。
大菠萝在白海、黑海、里海、波罗的海与远东地区,各选区了两座城市作为第一批样板。
克林姆林宫允许这些地方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权。
使之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越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设厂,促进当地就业。
考虑到联盟的短板,莫斯科特别鼓励在农业、轻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
不管投资多少,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税费减免的优惠条件,而且投资额度越高,减免幅度就越大。
每座经贸城市都须腾出不小于十平方公里的地皮,用于招商引资,并给予三通一平的全套服务。(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场地)
为此,联盟已经向一些友好国家的商务部发出邀请,比如巴西、南非、阿根廷……
考虑到真正的金主(西方发达国家),因为当前的美苏关系,大概不会前来投资。
即便有,也是怀揣着秘密任务的,尤其是北约各成员国,所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菠萝借以吸引外资、拉动内需、弥补短板、调整产业结构的美好设想有“一点点困难”!
某国的成功有一个前提条件——与美国握手言和!
否则……连外商都没有,你还怎么依靠外资来发展经济?
你要非说古巴的世界五百强公司比美国还多,那幺鸡只能甘拜下风,佩服地五体投地!
莫斯科刚弄出来一个振奋人心的计划,大洋彼岸的华盛顿就立马催生出一个对应方案。
任何对联盟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都必须提交给对外经济萎员会的审核!
也就是说,一旦过了这个上限,你就是在联盟生产尿不湿或者卫生巾都不行!
在去年,这个限额还在1亿美元,才一年就缩水了一半。
这意味着美国手上的绞索又收紧了,往后的日子都得备受煎熬!
而且华盛顿放狠话之后,英、法、德、意、加、澳、西等一群小弟也跟着随声附和。
联盟设想通过经贸城市,从西方引进资金与技术的计划,直接被华盛顿与巴統掐断了。
演员总统内阁决定执行只进不出的战略,可以从联盟进口产品,但不会供给敌人。
“真特么尴尬啊,场子都摆好了,居然没有外商!”二货青年只能帮助大菠萝自力更生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